记者日前获悉,由市建委设立课题,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市城建科研院、市政工程研究所经过一年多时间联合研究的《成都市城市桥面主动排水系统》成果近日在金丰高架桥(原成彭高架桥)进行排水试验,这是一种通过虹吸原理形成抽吸式排水。观看了全程试验的市建委总工程师王锋君表示,作为一项新技术,目前试验阶段来看效果很好,下一步小规模应用并不断完善,如果使用效果好,将在建设系统逐步推广。
现状:雨再大也只能“顺流而下”
记者从市城管局道桥处了解到,包括成都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存在高架桥排水难题,眼下最普遍使用的高架桥排水为传统的重力排水,即在沿桥面两侧设排水孔,然后由管道排到地面。
据了解,传统排水系统的排水过程主要依靠水流的自重和管道的坡度,从降雨开始至管内达到最大排水流量,水流都是依靠重力实现在排水管内的流动。
记者走访我市几座高架桥发现,由于管道是沿立交桥桥墩铺设,并不是一根直线管道,在曲折节点很容易被杂物堵塞。市城管局道桥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近年包括金丰高架桥在内的高架桥都出现过排水管堵塞后,下暴雨时桥面无法排水。
去年,市建委设立了高架桥排水系统研究课题,由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市城建科研院、市政工程研究所联合研究,经过一年多时间,前不久在金丰高架桥进行了试验。
创新:不用抽水泵排水也很快
据了解,该排水系统采用虹吸原理,利用积水量多少产生的负压来实现对桥面积水的抽吸能力调节,积水越多,抽吸能力越大,排水越快,从而迅速排出桥面积水。 “就类似我们用吸管抽鱼缸里的水,高差产生压力,通过制造真空状态最终形成吸引力。”交大土木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谢尚英解释工作原理。
谢尚英介绍说,与传统排水方式不同,本次试验排水系统主要采用虹吸原理,在降雨初期,排水管内靠重力流实现传统排水;在强降雨条件下,通过在水篦子下的结构改造和设置的设备,让排水管内形成满流,制造出真空状态,结合高架桥高度差产生压力,形成虹吸作用。虹吸作用加大了管道对桥面雨水的抽吸能力,提高了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能够在强降雨条件下及时地将桥面雨水排出,形成主动排水的效果。“要达到主动排水效果一般需要借助泵机,这套系统则不用,大大节省投资。”
试点:金丰高架桥试验成功
在一段试验视频中,金丰高架桥一处排水孔上,技术人员用一排砖围成一个半圆形,然后在桥下通过两台抽水泵向桥上放水,造成桥上积水的情况。可以看出,在水量很大的情况下,排水孔仍可以比较顺畅地排水。而在桥下,一根透明的PVC管道连接到地面,技术人员在出口处设置了流量计速器。“我们分别在桥面排水口、排水管中部和出水口设置了流量计速器,分别计算水流通过这套排水系统的流速。”谢尚英说,这套排水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王锋君表示,作为一项新技术,目前试验阶段来看效果很好,但仍需要实际应用观察效果,下一步计划小规模实践,如果使用效果好,将在建设系统逐步推广。市规划局道桥处负责人表示,金丰高架桥做试验已经是新技术的应用,未来进一步在北新、金丰高架桥试点。
名词解释
虹吸是一种流体力学现象,可以不借助泵而抽吸液体。处于较高位置的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称为虹吸管)之后,开口于更低的位置。这种结构下,管子两端的液体压强差能够推动液体越过最高点,向另一端排放。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