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MSBR工艺后的产水效果
1997年,广西南宁市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动工建设,15年过去了,污水处理厂在污水、管网、污泥及中水利用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我们通过采访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厂长丘梅来向大家展示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以期得到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的效果。
PROCESS:请您结合您所在的广西东污水处理厂的发展历程,介绍一下我国在污水处理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历史?
丘梅: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这是一座“绿在城中,城在绿中”,获得人居环境奖的南方旅游城市。东污水处理厂就是南宁市的第一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该厂的建设、运行发展史也是南宁市污水处理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规模10万m3/d,1997年动工建设,2000年1月投产,采用的是改良传统活性污泥OOC工艺,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其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也是10万m3/d,2007年12月投产,采用微曝氧化沟工艺,配备土壤除臭和离子除臭系统;三期工程采用占地紧凑的改良SBR工艺,日处理量10万m3,包含了一期工程的综合改造,增加了完善的土壤除臭系统,2011年投产;二期和三期均执行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目前,总的三期合计30万m3/d的处理量,基本接近满负荷运行,出水的水质稳定达标;同时,东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作为城市内河竹排江的景观补充用水,正在计划进一步处理提高标准以达到景观用水的要求。
南宁市污水行业在这近15年的发展中,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系统的逐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范化、系统化,市区现有污水处理厂能力提高到了78万m3/d,并有7万m3/d的能力即将投产;同步建设污水管网约420km,并仍在逐步完善老城区的污水收集管网,新城区的污水管网与路网建设同步进行,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上,也从单一项目建设、运行管理的工程筹建处模式,逐步扩大到污水处理专业公司特许经营,成立了南宁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市区的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河道整治、水质改善任务,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机构迅速扩大,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到了2004年至2006年,南宁市通过体制改革、企业重组,组建并做大了“供排水一体化”的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供水管道及供水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包括融资投资、建设、运行维护全过程管理,在南宁市及附近的县城区建立区域性的污水特许经营服务圈,并正在努力取得上市,进一步扩大经营、优化资产。
南宁市作为一个新兴的首府城市,在污水处理行业中摸索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也根据当地的水质情况,不断地研究、探索更加先进适宜的污水处理工艺,总体上是很有成效的。在这一时期,全国的同行们更是努力进取、勇于创新,污水处理工艺各显特色,管理模式百花齐放,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PROCESS: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政府对环保的投入也不断加大,您认为中国污水处理领域目前的状况如何?发展前景如何?
丘梅:环境问题是影响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已是大家的共识。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持续努力和大量投入是一直不变的,在污水处理行业更是显著,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从政策上、政府监督上、项目建设运行投入上采取了一揽子计划,大大推进了污水处理在城镇普及,污水处理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在“十二五”仍将得以持续性深入发展。从国家的污水处理发展规划和地方的实施细则来看,我国的污水处理行业在未来5年将进一步普及到乡镇,特别是一些发达地区和水源地区的乡镇;同时污水处理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体制趋于完善,社会责任与市场经济得到更好的融合,污水处理费的定价体制也更加灵活、讲究实效;处理工艺应更突出结合当地水质特点和水质标准的需要,涌现出既有先进性更讲究实用性的改良工艺。
PROCESS:您所在的污水处理厂在运营、提标改造等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哪些挑战和困难?如何克服?
丘梅: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运营和提标改造也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实例,该厂2000年1月投产10万m3/d的处理量,当时的设计标准是COD≤60mg/l、BOD5≤20mg/l 、SS≤20mg/l,没有脱磷除氮的要求,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是预处理→初沉池→改良传统活性污泥OOC工艺曝气池→二沉池→出水,该工艺的曝气池内圈连续曝气进行好氧处理,曝气池外圈间歇性曝气,有一定的厌氧处理效果,对氨氮、总氮去除效果不错,也有一定的脱磷作用,而且该工艺的耐冲击能力较好,出水水质稳定。所以出水水质一向比较好,COD、BOD5 、SS三项主要指标一般都满足提标后的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氨氮、总氮通过加强管理也可以达到此标准,但是总磷一般在1.3~2.1 mg/l波动。所以,一期工程的提标改造在整体改造和分步改造之间进行着研究对比,一次性整体改造的动作大、造价高,原有设施破坏、浪费多,改造期间停产的影响更加难以解决;分步改造可以保证连续生产,充分利用原有设施,投资较省,杜绝浪费,但是工艺相对复杂、实施技术难度较大、运行管理要求,时间也较长。在综合对比后,特别是为了保证污水处理不停产,优选了分步改造的方案。随后,在2004年首先增加了紫外线消毒系统,解决了粪大肠杆菌的问题,这是广西的第一套污水处理厂消毒设施;其预处理、初沉池、脱水车间等重点臭气污染源的除臭系统也逐步完善;通过污泥处理统一归拢到后续建设的三期工程运行中,减轻了一期工程的磷释放回流,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磷的负荷,目前正在建设化学除磷系统。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提标改造是结合实际需要和后续扩建项目,综合考虑逐步渐进的进行了提标改造,这一种方法兼顾前后项目的技术特点,充分利用了后续项目的空间,取得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且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
总的来讲,提标改造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工艺问题,应该综合项目环境、现有条件、改造目标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统筹的研究,优化设计,提高运行管理能力,多方面入手,以达到提标改造的目的。尽量避免盲目的浪费和简单地增加设备,甚至是几乎等于推倒重建的颠覆性方案,要厉行节约、多研究多试验,寻求适宜的、经济合理的模式。
PROCESS:如今,污水处理厂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在您看来这些技术和产品的引入对污水处理厂在管理、生产等方面带来哪些变化?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改善提高?
丘梅:这些年来,污水处理厂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提高很快。就南宁市来讲,从第一座污水处理厂起,自动化方面起点就比较高,随后建设的污水厂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现场监测监控仪表、PLC站到上位机操作等功能都比较完善,根据用户要求的人性化人机界面也很直观、易于操作。近10年,污水泵、脱水系统、鼓风机系统、MSBR水处理系统等主要设备或处理系统都实现了单元智能化,自成一个自动化控制单元,可以独立进行单元运行控制,管理界面简单易懂,使得操作要求更适合于普通工人。不过,伴随而来的问题是:这些集成的控制单元往往专利保护深严,其控制软件的编程和关键控制技术没有向用户开放,使得用户在维修上过于依赖厂家,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用户的二次开发和技改;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预先在采购合同中约定好用户的要求。
污水处理厂运行的信息化管理特别体现在水质在线监测方面,一般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出水都安装了流量、COD、氨氮在线检测仪表,并和当地环保局的监控平台联网,使得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可以随时掌握;同样的,这些在线监测数据也能迅速反馈给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人员,及时对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必要时做出相应的工艺调整,以最佳的状态完成污水处理任务。
PROCESS:结合您多年的工作经验,您认为污水处理行业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包括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
丘梅: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行业发展日趋壮大,队伍庞大,管理模式和体制也不断完善,总体的发展趋势是很好的。我个人认为,也还是一些地方需要共同探讨和完善的。
一是运营模式上,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和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有效监督下的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运营。污水处理设施包括了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污泥处置、中水利用等全方面的建设、运行和技术开发,这是一种首先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前提下的市场化经营,污水处理费的定价、收取支出都不同于一般的市场商品行为。所以特别需要政府与特许经营者之间的理解沟通和共同担当,由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历史欠债大而污水处理费严重偏低,使得污水处理费远不能全部承担起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重任,其融资能力也不足以为城市快速发展、扩大完成污水处理配套。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都是市政配套设施,它们的作用并不仅是解决污水出路的问题,其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多的体现在服务流域内的各个行业。污水处理的责任需要通过政府集成社会力量给予支持,甚至承担主要投资责任,以建立一个比较成熟的环境,特许经营者才能在这种保本微利的条件下生存,并通过科学管理、技术改进来推动污水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二是污水处理厂的效益管理和技术管理应该得到更好的重视。“十一五”期间,很多地级市、县级市和小城镇都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当地往往在建设时高度重视,运行管理上关注却不够,出现了不少的运行问题。这些厂的运行管理机构有的是原来项目建设机构转换而来的,有的是自来水公司接收管理的,有的是环卫部门来运行。总体上都是采用本地解决的方式,基本上没有相关经验,加上配备的技术力量偏低,运行效果都不怎么理想,而费用支出却并不节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市场化运营走出双赢的路子,应该鼓励当地较大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特许经营水务企业辐射周边地区,采取承包运行管理的模式,以其技术力量、管理经验保障正常的运行、创造效益,并逐步带动、培养当地管理技术人员;当然,一些有实力有经验的环保公司进入这些地区取得特许经营资格,并承担运行管理承包也是有同样效果的,且更有利于推动市场化的竞争,为污水处理事业带来蓬勃的生机。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