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

文章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发布时间:2011-09-26

前言

城市化,是工业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和生产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展十分迅猛,其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中国是一个人口规模庞大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5%,并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正成为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资源、环境、人口等社会经济问题也日益尖锐,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建设生态而文明的城市,如何让已经建成或城市化了的地方离“美好生活”更近。因此,高度重视城市化发展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现状

环境问题是指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以及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空气、噪声、水等资源的污染。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工业升级的过程中把淘汰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向第三世界输出垃圾;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自身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使自己的环境资源过度开发,其环境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类生存空间的健康维护。目前,中国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后果,出现了许多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

1. 空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工业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剧增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一大原因。部分城市中工厂的高度集中化,使得烟尘排放量也高度集中,烟尘中的有害气体弥漫在空气中,与水蒸汽结合形成酸雨,使得土壤、植被严重污染,危害着人类健康。而城市机动车的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又加剧了空气的污染。据有关部门统计,汽车废气造成的污染比重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已引起中国高度重视的是日益频繁的沙尘暴的肆虐。据中国气象资料记载,沙尘暴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最近几年更是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身体健康,对城市的危害极大。

同时,水资源的匮乏与污染也日益成为严峻的问题。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而很多城市更是严重缺水。城市化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楼大厦的增加,代之以过量的地下水开采,使得水资源的稀缺更是雪上加霜。过量开采的直接后果是有的城市出现了沉降,如2003年媒体曾报道西安市地面下沉,出现很大裂缝的新闻。这些现状的存在也造成了不必要的灾难隐患。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各类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这和人类对水资源或其他自然资源的不当开采不能说是没有关联的。除此之外,中国城市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相当突出,城市中的生活用水,尤其是各种洗涤剂、洗衣粉等化学产品的大量使用,使城市废水中的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比例上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污水挟带着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以及很多难降解的有机物倾倒入江河湖海,造成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

据有关部门统计,有70%以上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任何处理,或虽经处理,也未达标就直接排放了,有些污水未经处理,渗入地下,不仅影响地下水资源,还对土壤、植被造成了二次污染。最近腾讯新闻网报道,中国产的包括“红塔山”、“红双喜”等十三种品牌的香烟被检测出重金属超标,原因可能就是来自受污染的土壤。近年来水污染事件也不断发生,2007年震惊全国的无锡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造成无锡市整个城市市民的饮水危机。号称“高原明珠”的云南滇池水质因污染,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治理,截至目前,滇池水污染治理累计投资已达115.18亿元!大量事实证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增长不是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和谐发展之路。

2. 城市的高密度开发加剧了土地资源的匮乏。中国土地资源的缺乏和城市高密度的土地利用模式决定了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活动日益扩大,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为解决城市人口的生活就业等问题,提高城市化水平,各地兴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高密度住宅区的兴建、道路等级的不断提高、路网密度的不断加大,新工业、新地产层出不穷,尤其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高楼林立,房屋密集,街道交错,到处是水泥建筑和马路,难寻一块空地。很多房屋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修建,增加了不透水地表面积和排水工程,减少了渗透,增加了流速,不仅严重影响了地表生态系统的原生态,破坏了自然界的循环系统,更导致了土地资源匮乏的加重,城市环境自净能力的降低。

3. 城市规模扩大使道路供给与交通需求矛盾加剧。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增大,交通需求也日益增加。交通引致的环境、资源等问题凸现。近几年各大城市机动车急剧增加,但道路设施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道路供给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加剧。尽管有关部门在缓解交通矛盾等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这种增长速度的差异使得道路拥堵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特别是大中城市更为突出,上下班高峰时间的拥堵现象更为常见。车辆运营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车辆排放的污染物使城市空气状况日益恶化,而道路的严重拥堵更加重了空气的污染程度。另外,城市化和工业化使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经济、交通运输等活动所产生的噪声带来的噪声污染也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

4. 城市垃圾的治理滞后。城市垃圾包括工业垃圾和城市居民生活垃圾。中国每年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约为1.7亿吨,而经无害化处理率只有约30%,全国垃圾的堆存量约为50亿吨。尽管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委早有要求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重点乡(镇)都建设垃圾处理厂,但垃圾处理效果仍不理想。中国目前治理城市垃圾主要采用焚烧、堆肥、填埋国际通用的垃圾处理传统技术,但由于城市化的迅速扩大使垃圾量增长较快,而利用率却偏低,垃圾的处理及再利用技术相对滞后,居民生活垃圾基本上未作无害化处理,大部分都是一倒了之,一埋了事。有的随意堆放在城市的一些死角甚至公共场所,形成了二次污染源。一次性塑料袋、薄膜大棚的使用和不恰当的废旧处理,形成了“白色污染”,其不可降解的毒性即使埋入地下也会导致土壤性质发生变化,对植物生长及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危害。

二、城市化建设中加强环境保护的思考

“发展是硬道理”,但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的经济发展将使我们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有悖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使城市建设和变化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1. 加强教育,树立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目前中国人民的环保意识和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教育。尤其要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教育,让民众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污染的危害性。通过加强教育,增强各阶层人的环境意识水平,以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目标来发展城镇,使一般居民能意识到保护自己生活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文明新风尚。首先,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环保道德水平,强化每个公民的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重视儿童的生态文化教育,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教育为结合点,向儿童传授环保知识,灌输环保意识,使城市建设得以良性循环。其次,鼓励民众选择一种有益于资源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倡导“节能减排、绿色低碳” 的健康生活方式。把有助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见诸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中去,倡导以步代车或尽量使用自行车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量;倡导使用布袋子、菜篮子,拒绝“白色污染”;提倡节约型办公、提倡绿色不浪费筵席、提倡绿色无污染产品。把环保意识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道德水平的标准之一,努力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2. 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政府运行机制。一是建设一支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职能队伍。这样能够使信息共享,同时又能协调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使管理职能与资源配置得到合理地利用。二是建立完善的政绩考核制度,将考核指标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者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这样,保证了城市建设顺利施行,倡导了生态意识,普及了生态价值观。同时将政绩考核与城市建设挂起钩来,既改变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又能带动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三是加大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体系,从而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做到有法可依,真正使城市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上来。

3.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是由人口膨胀引起的,因此对人口进行控制非常有必要。随着地区及部门经济的加快,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也随之加快。应加强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引导机制,积极宣讲和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鼓励控制生育,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要进一步研究流动人口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规律,既要合理流动又要严格控制人口出生率。同时,通过普及高等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生产力布局的可持续发展。

4. 统筹规划,综合平衡,合理规划与布局。城市的规划和布局涉及到自然、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各地要在遵循国家宏观城市化建设战略的前提下,统筹规划,综合平衡,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来确定城市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多元化的城市建设道路。首先,城市的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对环境的影响。新建城市、扩建城市都必须详细勘探、计算土地资源、散发性条件、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承载能力。避免出现能源透支、土地资源透支、自然环境透支、水源透支情况发生,在城镇新扩建之初,密切注意水源、能源等综合承载能力的最大限度,缩减不必要的浪费。城市的工业要根据行业性质布局,并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规律和河流的自净能力。杜绝对水源的污染。其次,强化城市内部布局的功能分区,把城镇工业、商业和居民区等分开布局,以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原则把各功能区布局在城镇的最佳位置。形成城镇合理的功能分区。多中心、多层次、张弛有度的格局不仅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便于管理。再次,通过城市土地价格机制,控制城市规模的恶性膨胀。以地租地价来调节土地需求,通过有偿使用土地,可以杜绝多占地、占地不用的现象,缓解城市土地需求膨胀与供求短缺的矛盾,使城市经济的运行基本建立在城市土地存量上,减少盲目扩张。

5. 加快“产业革命”步伐,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首先,实施制度创新,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摒弃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开展清洁生产和绿色产品生产,走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化发展模式,实现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发展效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其次,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大力支持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和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淘汰落后产能,把环保产业列为优先发展领域,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保持环境系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的延续,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第三,以节约资源、利用资源为原则,提高对垃圾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与推广,重新确定“废物”价值,减少废物垃圾的产生,尽可能地把有害环境的垃圾、废弃物减少到最低程度。第四,发展清洁交通,减少废气排放。中国很多城市现在已开始使用清洁能源的出租车、公共汽车、电车等交通工具,使得汽车废气排放量大大降低,既节约了能源,又净化了空气。

6. 加强环境管理和城市绿化。首先,加强废水、废气排放的监管力度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改变用水习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开发净水新技术,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将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推广节水技术和装置,宣传节约用水理念,提高节约意识。其次,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持良好生态循环。再次,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涵养水源,既优化了城市大气质量,又起到了美化城市环境、防风固沙的作用。可以显著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结语

法国总统萨科奇最近在评价世博会时如是说:“当世界上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与之相关的城市发展、城市改造、生活环境、甚至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都成为核心问题。我们怎样才能使城市变化适应新的需求?怎样应对新的挑战,特别是保护好环境?”

的确,如何重新考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使这两者不再相互对立,而是融为一体,这不仅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命题,更是中国城市化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期盼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早日实现。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