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准东开发区首个获批的大型煤制气示范项目,该项目高度重视发挥绿色示范效应,计划配套建设 1000MW 风电、1GW光伏发电项目,并结合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US)技术,减少煤炭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项目获批建设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开发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煤炭深加工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以及带动配套产业聚集具有重要意义。
国能新疆煤制气有限公司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总投资约167.9亿元,建设地点位于准东开发区西黑山社区。该项目采用碎煤加压气化和粉煤加压气化的组合工艺,建成后年产合成天然气(SNG)20.05亿标立方米,其中液化天然气11.90万吨(1.67亿标立方米),副产粗酚、煤焦油、中油、硫铵、石脑油等产品,每年可就地转化原煤1612万吨。
2024年3月13日,国能新疆煤制气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系国家能源集团西部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和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立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运营主体公司。
中石化宁波工程为项目拿总院负责总体设计,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空分装置、煤气化装置、净化装置、甲烷化装置、硫回收装置、发电和新能源以及为工艺装置配套的锅炉装置、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等。项目总投资约167.9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天然气18.33亿Nm3、液化天然气(LNG)1.67亿Nm3、石脑油2.33万吨、中油6.13万吨、焦油4.33万吨、粗酚1.90万吨、液氨2.48万吨、硫磺1.8万吨、硫铵0.62万吨、液体CO2 50万吨。
新疆煤炭资源利用驶入快车道
一说到煤炭,人们首先会想到山西、内蒙或者陕西,其实,新疆的煤炭资源量才是全国第一。
新疆的煤炭资源预测储量为2.19万亿吨,占了全国预测储量的40.6%。
只不过以前因为开采和运输能力等条件限制,新疆的煤产量一直比其他三大煤产区要少得多。
但是,从2019年开始,新疆的煤炭产能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从2018年的1.9亿吨增长至2023年的4.13亿吨。
新疆规划的四大煤炭基地,目前产量位居全国第四
就在前不久的2月份,规划总投资达338亿元的山东能源集团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准东煤化一体化项目也在新疆淮东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总投资338亿元,由山东能源集团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建设,建设包括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年产2300万吨五彩湾矿区四号露天矿一期工程项目、山东能源兖矿新疆能化准东煤化一体化铁路专用线、山东能源兖矿新疆能化准东煤化一体化生活中心4个子项目。项目将于今年3月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预计建设周期两年半,建成后将实现年利税47亿元,社会贡献总额70亿元,新增就业2000余人。
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位于准东开发区火烧山产业园五彩湾四号露天矿坑口神其路西侧,占地4052亩。项目以五彩湾四号露天矿煤为原料,采用了山东能源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吨/天OMB(多喷嘴对置式)新型粉煤半废锅气化技术,以及国内外先进的MTO(甲醇制烯烃)等工艺和技术。项目建成后,各项生产指标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按照规划,到2025年新疆煤炭预计达成年产能4.6亿吨以上、产量4亿吨以上的总量任务。
新疆的目标是“十五五”期间,煤炭的产量超过陕西(2023年陕西煤炭产量是7.6亿吨)。
因此近期多个在新疆的煤化工项目陆续上马。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等25家央企率先出手,计划到2028年,投资超9300亿元用于新疆油气、煤炭、新能源开发建设等关键领域。
如今在新疆,一块黑色煤炭经过“七十二变”后,早已面目一新了。它可以是天然气、甲醇、烯烃、BDO(1,4-丁二醇)、聚乙烯,可以是一块塑料、一件衣服……这一切,得益于煤化工产业的飞速发展。
文章内容来源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流程工业整理编辑,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不同省份之间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水平及发展逻辑存在差异,导致不同省份之间化工品结构和格局存在差异。每个省份在化工细分领域中都有专属的优势,本文盘点各省份中有哪些化工细分产业位列全国第一。
2025-02-07 化工平头哥
气化炉是一种将固体或液体燃料转化为气体的设备,主要应用于煤化工和生物质能领域。在煤化工领域,气化炉通过将煤等固体燃料转化为含有CO、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和二氧化碳、氮气等非可燃气体的合成气,用于生产化工原料、燃料气等。在生物质能领域,气化炉则通过将生物质废弃物等转化为可燃气体,用于供暖和发电等。
2025-02-05 最国产
2025年1月16日,伊泰B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停止推进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2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实际投资8.10亿元。突然停止推进项目,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2025-01-24 财联社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7
2025-03-05
2025-03-10
2025-03-07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