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疫情蔓延带来的催化,还是俄乌冲突不断的升级,都让欧洲地区陷入了“寒冬”,能源化工行业更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巨大考验。巴斯夫表示,天然气供应限制可能带来欧洲主要生产基地的停产风险。CF化肥公司已经关闭了英国因斯的合成氨和化肥厂。
外资巨头狂砸1000亿,抢滩中国市场
德国天然气价格一年内至少上涨了370%,除减产、停产等“躺平”外,化工企业还有哪些更好的选择?部分看客表示,既然深陷“断气”风波,“寻气”之路又频频碰壁,为何不直接去能源成本更低的地方建厂呢?事实上,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不少海外化工巨头陆续这么做了,这让人不得不佩服巴斯夫、科思创等海外化工巨头的先见之明。
巴斯夫宣布,其位于中国南部湛江的第一家工厂已于9月中上旬开始投入运营,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达100亿欧元(约合693亿元人民币)。
科思创投资数千万欧元在上海一体化基地新建两座工厂,分别生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PUD)和弹性体。新的PUD工厂及与之配套的聚酯树脂生产线将于2024年竣工,新的弹性体工厂预计2023年投入运营。
赢创宣布升级其位于上海莘庄工业园的研发基地,并正式更名为“赢创上海创新园”。升级后,上海创新园将集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工艺开发、实验工厂、应用技术、测试分析服务和风险投资活动于一体。
英力士与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中石化签署了一系列协议,这些协议代表的资产总产能为每年700万吨,价值近70亿美元,包括将建立一个50:50的合资企业,利用其独特的ABS技术生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阿克苏诺贝尔宣布其位于上海松江的装饰漆华东物流基地正式动工,并将于2023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该物流基地投资规模约7500万元,坐落于上海松江装饰漆工厂,预计建成后将成为阿克苏诺贝尔全国最大的物流基地。
PPG在华全资子公司PPG涂料(张家港)有限公司三期项目计划今年6月竣工投产。该项目投资总额7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33亿元),占地174亩,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4.5万吨高性能涂料和5000吨PVC密封胶的生产能力。
罗姆集团于7月份对其位于上海的PLEXIGLAS®宝克力®模塑料工厂进程扩产,扩建后的工厂预计将于2023年第二季度建成投产。
韩国动力电池企业LG化学(LG Chem)表示,其已收购中国第三大铜箔制造商九江德福科技价值400亿韩元(约合2亿元人民币)的股票,以确保核心电池材料的稳定供应。
韩国化学企业SK化学(SK chemicals)表示,以230亿韩元(约合1.15亿元人民币)收购中国聚酯废料回收商树业环保公司10%的股权。
国民技术公告称,公司控股孙公司内蒙古斯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韩国浦项化学、浙江华友钴业签署《增资协议》,韩国浦项化学以人民币1.41亿元现金认购重组后的内蒙古斯诺新增注册资本,取得交易后内蒙古斯诺15%的股权。
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在中国、英国两地“云签约”。
道达尔能源中国与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则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携手推进清洁能源业务和技术发展。
默克在中国首个OLED屏的镀膜材料生产基地正式在上海浦东金桥落成并投入运营。
三菱化学(中国)管理有限公司与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签约,将在该区设立三菱化学共享服务中心,集约化管理在华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外资在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投资近1000亿元,其他化工巨头也在持续跟进投资。
外资企业的重金投入对于我国化工市场是否将带来拉动,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我国化工行业主要集中在基础精细化工,利润较低。而这些外资化工龙头真金白银的扶持,将引入国际高端技术、管理经验有助于推动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能够激发市场活力,带动国内化工市场同步提升,甚至颠覆目前的化工产业格局。
文章内容来源慧聪、涂料采购网等公开信息,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邢海涛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近五年,660多个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在广东沿海经济带密集落地,一批绿色产业在北部生态发展区拔地而起。近日《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总体规划(2020-2035年)》公示,这座石化工业区如何布局,都有哪些炼化项目?流程君带你一探究竟。
2022-10-11 本网编辑
2022年10月9日榆林化学公司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180万吨/年乙二醇工程单系列一次性开车成功顺利产出聚酯级乙二醇产品。
2022-10-11 本网编辑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28
2024-11-15
2024-10-24
2024-10-23
2024-11-05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