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永安行推出了国内首款大规模量产的民用型Y400氢能自行车,其利用的是低压储氢和换氢技术,也就是氢燃料电池直接供电,助力零碳出行环保,官方售价为12800元。据官方介绍,永安行的这款氢能自行车采用了GPS定位、物联网通讯、信息采集、处理等车联网技术,能够实现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功能,可以通过APP控制车辆的启动与交互,很是方便。
国庆假期,佛山的氢能共享两轮车在南海丹灶投放。试运营期间,这种氢能共享两轮车共投放了20辆,并设置了仙湖实验室、澹如书屋、环湖南路、金融街4个站点。试运营期间每15分钟收费1元;该车靠脚踏驱动,使用时必须佩戴头盔,无需扭电门;骑行结束后,主动将车辆停在指定停车点即可。
车身呈蓝白色,采用金属储氢方式,整车净重约36.4kg,最高时速可达25km/h,续航80多公里。该型号氢能共享两轮车采用金属氢化物固态储氢技术,充放氢压力低、安全性强、体积储氢密度高,能有效解决城市群众零碳环保、绿色健康的出行要求。
比较永安行正式对外销售,佛山氢能两轮车是示范工程,最终还是作为正式销售的产品以及销售价格等信息还不得而知。考虑市场竞争原因,估计售价不会高于12800元的售价。而目前市面上拥有类似功能的智能电动车售价通常在5000元左右。而同为环保出行的电动车,售价通常只要2000元左右!
氢能自行车与普通自行车对比
在新能源产业已成风口,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的当下,氢能源也被视为未来新能源产业的又一新兴赛道。今年以来,各地政府密集出台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相关政策文件。当氢能源汽车还处于研发阶段,该企业推出了氢能自行车,看似抢占了蓝海领域。
优势
安全性:电动车给电瓶的充电时容易发生爆炸事故。而氢能自行车就要安全得多:其内部的低压固态储氢装置,里面氢气在释放时需要吸收热量,速度缓慢,不会发生爆炸的情况。
劣势
相比于传统电动自行车采用自充方式,永安行的氢能自行车则采取人工换氢方式,当氢能即将使用不足时,信息报送后台运营中心,氢能运维人员将根据信息提供换氢服务,一辆自行车换氢时间10秒。
虽然氢能自行车看似换氢时间短,但需要车主每次等待其运维人员上门服务,这意味着其便利性并不高于自充方式。企业还需雇佣较多数量的运维人员,否则将让用户面临等待时间较长的尴尬。
而且目前,该款氢能自行车售价是普通电动自行车的数倍乃至10倍以上,价格不具有优势。
如果氢能自行车想大规模应用,同时还需要建设大规模的加氢站,加氢站是氢能产业商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布局和数量决定了氢能产业终端应用的未来发展规模和渗透程度。
加氢站
据金联创统计,截至2022年8月,国内共建成投运加氢站245座,而全国加油站在2021年的数量为10.76万座,加氢站的数量不及加油站的零头。从氢能全产业链的同步发展来看,加氢站相较于上游制氢、下游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速度较慢。截至8月,2022年共计建成20座,建设进度慢于2021年的112座,2022年的加氢站建成投运数量恐难以超过2021年。此外,目前国内已开建或进入招标阶段的加氢站数量为70座,预计2022年底中国加氢站保有量有望突破300座。
加氢站分类:
按氢气供应方式分类,加氢站可分为站外供氢加氢站和站内制氢加氢站。其中,站外供氢加氢站内无制氢装置,氢气通过长管拖车、液氢槽车或者氢气管道,由制氢厂运输至加氢站,由加氢站压缩并输送至高压储氢罐内存储,通过加氢机加注到燃料电池车中使用。站内制氢加氢站即建有内制氢系统的加氢站。其中,内制氢技术包括电解水制氢、天然气重整制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等。站内制备的氢气需经纯化、干燥后再进行压缩、存储和加注。
加氢站工艺流程
目前国内加氢站主要采用的工艺流程是基于高压气态氢的储运方式,主要以站外长管拖车供氢为主。站外长管拖车供氢的高压气态储氢加氢站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加氢站工艺流程示意
长管拖车将20MPa的压缩氢气从氢气生产单位运送进固定站,通过加氢站内压缩机将氢气卸载至站内高压储氢罐,车辆加氢时,长管拖车或储氢罐中输出的氢气,通过加氢机充装到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瓶中。
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车载储氢瓶压力等级主要有35MPa和70MPa两种。加氢站的最高设计压力等级也需要与其加注车辆车载储氢的压力等级相匹配,除了利用长管拖车作为20MPa移动储氢设施外,35MPa氢燃料电池车的加氢站站内最高固定储氢压力一般为45MPa,70MPa氢燃料电池车的加氢站站内最高固定储氢压力一般为90MPa。
加氢站设备选型
加氢站设备中的“三大件”包括压缩机、固定储氢设施、加氢机。这三大设备的性能参数决定了加氢站的整体加注能力和储氢能力。在建站规模确定的情况下,通过设备参数和设备数量的匹配,以达到加氢站最优和最经济的设备配置。
1.压缩机压缩机作为加氢站内的核心设备,承担了氢气增压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加氢站常用的氢气压缩机主要有隔膜式压缩机、液驱式压缩机和离子液压缩机等。其中隔膜式压缩机和液驱式压缩机主要应用于储氢压力不大于45MPa的加氢站,多个国内生产厂家的相关技术也已日趋成熟;离子液压缩机主要应用于储氢压力90MPa的加氢站,国内该压力等级的压缩机尚在研制过程中,目前主要还是依赖于进口。
1.1 隔膜压缩机
隔膜式压缩机具有特设的膜片,将被压缩的气体与外界隔开。隔膜式压缩机中,气缸的职能由一个膜腔来完成,膜腔是由具有穹形型面的盖板和弹性膜片组成的空腔,膜片周边被紧固在盖板与机体之间,当膜片上下挠曲变形时,膜腔中的容积随之变化,从而完成气体的压缩及排气。金属膜片式隔膜压缩机采用液力驱动膜片,膜片可紧贴盖板穹形表面,因此相对余隙很小,而且气体与液体之间的膜片极薄,压缩过程中散热情况较好。目前金属隔膜压缩机的最高排气压力可达70MPa,但是由于膜片的变形量有限,处理的气体量一般较小。
1.2 液驱式压缩机
1.3 离子液压缩机
离子液体通常用于自动化、航空航天、电子电器或能源领域,作为工程流体或新材料使用。离子液体本身几乎不可压缩,几乎没有蒸气压,可以替代金属在等温条件下产生高压,并且能长期运行而无需维护,节省能耗。离子液压缩机的构造简单,相比普通压缩机的零件大大减少,因此维护方便。目前在国外已用于部分天然气加气站和氢能供应站,最高排气压力可达到90MPa以上。
1.4 各类型压缩机对比分析
隔膜式压缩机、液驱式压缩机和离子液压缩机三者的性能对比见下表1。
表1 隔膜式压缩机、液驱压缩机和离子液压缩机三者的性能对比
国内多个压缩机制造企业在隔膜式压缩机和液驱式压缩机的技术研发方面已日趋成熟,有相当一部分加氢站已开始应用完全国产化的氢气压缩机。但相对而言,国产压缩机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还有待提高。目前,国内有相当一部分加氢站设备供应商,采购进口的压缩机机头作为核心部件,配套辅助部件采用国内采购和组装的方式。这样,对于建设单位而言,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目前国内已建成或在建的35MPa加氢站较多采用隔膜式压缩机或液驱式压缩机。离子压缩机由于价格较高,更适用于加注压力较高的70MPa加氢站。
2.固定储氢设施
国内近期建成或在建的加氢站主要采用高压储氢瓶组和高压储氢罐作为站内的固定储氢设施。
高压储氢设施具有氢气储存和压力缓冲作用,通过压力、温度等传感器对储存介质参数、安全状态等进行监测。加氢站氢气储存系统的工作压力越高或该工作压力与氢能汽车充氢压力差越大,将使氢能汽车充氢时间缩短;氢气储存系统工作压力的提高也会使氢气压缩机开启频繁度降低。
(1)储氢压力不大于20MPa时,一般可选用高压储氢瓶组作为储氢设施。目前主要应用于通过低压管道氢气作为气源的加氢站,作为第一级储氢。该类储氢瓶组参照ASME(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及TSG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进行设计制造,主体材质为4130X高强度结构钢,瓶身为单层厚壁结构。
(2)储氢压力大于20MPa时,考虑到高压氢气的“氢脆腐蚀”,一般选用高压储氢罐作为储氢设施,储罐壁也变为多层结构形式,内层采用耐氢脆腐蚀的不锈钢材质,外层采用高强度碳钢进行加固,从而兼具耐腐蚀和耐高压的特点。
35MPa加氢站通常采用最高储氢压力为45MPa的储氢罐,70MPa加氢站通常还要增设最高储氢压力为90MPa的储氢罐。
3. 加氢机
加氢机的主要功能是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瓶进行加注。
加氢机的基本部件包括箱体、用户显示面板、加氢口、加氢软管、拉断阀、流量计量、控制系统、过滤器、节流保护、管道、阀门、管件和安全系统等。另外,还包括一些辅助系统:电子读卡系统(如收费系统)、多级储气优先控制系统、两种不同压力的辅助加氢口和软管、温度补偿系统和车辆信息整合控制系统。
加氢机加注时有“焦-汤效应”,导致氢气温度上升。因此加注过程中如何防止氢气温度不断升高是加氢机的关键性能之一。目前国内主要的35MPa加氢机生产商在应对加注时氢气升温方面主要采用下面两种方式:
(1)采用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SAE(Society of Auto motive Engineers)J2601标准,在加氢机内设置与汽车车载瓶相连接的通讯接口,将加注过程中车载气瓶的温度和压力信号输入到加氢机内,实现自动调节加氢升压速率,达到控制氢气温度的效果。
(2)采用加氢前预冷的方式。氢气进入加氢机前首先通过一台外置换热器进行换热,使氢气温度下降后对车载气瓶进行加注。换热器冷却介质为低温循环冷却水,需要外设一台大功率冷水机组将冷却水温度降至5~10℃。
在上述两种加氢机的选择上,可根据项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如站址面积较为紧凑,且对节能要求较高的加氢站,可考虑采用第一种加氢机;对日常加注车辆较多,需要实现快速加氢需求的,可考虑采用第二种加氢机。
另外,加氢机的加注速率还与加氢站内压缩机配置和储氢罐容积有关,设计时应综合考虑。
综合上述,以较为典型的加注能力为1000kg/12h,加注压力35MPa加氢站为例,推荐设备配置见表2。
4.其他工艺设施
4.1 卸气柱
卸气柱是长管拖车与站内工艺管道间的接口,与拖车车位逐一对应。每组卸气柱上设有一根连接拖车的柔性软管、拉断阀、过滤器、单向止回阀、手动截止阀、安全阀及压力表。每组卸气柱均采用集中放散。作为加氢站与长管拖车的气源对接点,卸气柱出口管路上需设置紧急切断阀,以确保站内发生事故工况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切断气源。
4.2 顺序控制阀组
顺序控制阀组是实现加氢站加注取气自动化控制的重要组件,由一系列气动阀、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组成。将现场压力传感器的实时压力数据上传至控制室内PLC控制柜,通过预制程序对工况进行判断,然后发出信号,控制现场氮气管路电磁阀的启闭,进而控制气动阀的启闭。
4.3 氢气管道系统
根据国家标准GB50516-2010《加氢站技术规范》,加氢站内的氢气工艺管线应具有与氢相容的特性,宜采用无缝钢管或高压无缝钢管,并应符合GB/T8163-2018《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5310-2017《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T14976-2012《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ASMEB31.3《工艺管道》和ASTMA269《一般设备用途的无缝和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管》的有关规定。
根据国家标准GB/T29729-2013《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氢环境中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铝合金等氢脆敏感性低的材料。在该规范的附录D中,推荐在氢环境中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奥氏体不锈钢S31603、S31608、和铝合金6061。
GB50516-2010《加氢站技术规范》还提出了关于氢气管道连接方式的基本要求:氢气管道的连接宜采用焊接或卡套接头;氢气管道与设备、阀门的连接可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等。目前的加氢站设计中,氢气管道的连接主要采用卡套连接和锥面螺纹连接两种方式。其中,压缩机前的20MPa氢气管道主要采用卡套连接;压缩机后的管道重要采用锥面螺纹连接。
4.4 放散系统
加氢站的放散方式主要分超压安全泄放及手动放散。
(1)超压安全泄放主要包括压缩机、储罐、加氢机等设备氢气管路上设置的安全阀进行超压放散。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不大于管道的设计压力,且需根据GB50516-2010《加氢站技术规范》要求,按照最大工作压力的不同,设定安全阀开启压力。超压安全泄放为不可控放散,主要是由于设备运行故障等因素引起的,一般放散量较少,放散几率也低。
(2)手动放散主要作用是在设备检修维护时,对设备和氢气管道进行泄压,泄压后采用氮气进行置换与吹扫,使储罐内氢气排放干净,确保设备检修维护时的安全性。手动发散为可控放散,可通过人工手动调节截止阀开度来控制放散气体的流速,但一般放散量较大,放散几率根据设备检修维护的周期来确定。
加氢站内的放散管一般根据氢气管道和设备的压力级制分别接入放散总管后,通过放散竖管放散至大气中。为防止高速喷出的放散气在放散管口与空气接触产生火花造成回火,需在放散管接近末端处设置阻火器,以确保安全。
4.5 置换吹扫系统
加氢站通常采用氮气对设备和氢气管道进行吹扫置换。工艺装置区内设置专用的氮气集装格和氮气吹扫置换阀组,与氢气管道和设备氢气管路相连,连接处设置止回阀,止回阀及氢气端的管道设计压力需要与氢气设备或氢气管道的设计压力匹配,以防止高压氢气回流至氮气置换吹扫系统内。
4.6 仪表风系统
加氢站的仪表风系统主要作用是为加氢站工艺系统的气动阀门进行供气。
(1)采用氮气作为仪表风气源,通过氮气集装格、氮气仪表风阀组及仪表风管路为气动阀门进行供气。采用氮气作为仪表风气源时,由于用气量较小,一般可与氮气置换吹扫系统共用氮气集装格作为气源。通过人工检测氮气集装格压力变化,以确定氮气集装格的更换时间。
(2)采用压缩空气作为仪表风气源,通过空压机和仪表风管路为气动阀门进行供气,一般需要配置一台功率为3~5kW的空压机进行持续工作,以确保压力稳定。
文章内容来源金联创、新京报、氢云链、《输配》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张彦纯等公开信息,图片来源:永安行,转载平台:氢云链微信,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邢海涛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2022年9月6日,东华能源公告披露,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未来五年内预计投资超千亿元共同打造零碳产业园。此外,双方还将在绿色制氢以及储运领域发力。而且,中核集团还有意成为这家聚丙烯龙头的战略投资者,计划持股比例为5%-15%,并派驻董事参与公司董事会。
2022-09-13 本网编辑
2022年9月2日,中国石化发布实施氢能中长期发展战略,加快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远期力争成为世界领先氢能公司的发展目标
2022-09-06 本网编辑
近日,必维集团作为全球知名第三方认证机构,欧盟知名公告机构,在法国国家认可委员会及中国认监委的双重监督框架下,为其战略合作伙伴中船派瑞氢能颁发全套设备出口欧盟CE认证证书,出口产品涉及电解槽等。
2022-08-22 必维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28
2024-11-15
2024-10-24
2024-10-23
2024-11-05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