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光新:加强东北地区水资源管理

作者:本网编辑 文章来源:PS水处理 发布时间:2010-12-29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新增潜力最大的区域,其中以占中国近1/6的耕地,提供了占全国1/3左右的商品粮,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粮食生产的水安全保障问题已成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重大课题。就此,记者就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与调控、保障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的问题专访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章光新研究员。

东北地区水资源影响粮食生产

章光新指出,农业水资源短缺是21世纪中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东北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987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 7%,人均水资源量为1672立方米,约占全国的70%,亩均水资源量为528 立方米,约占全国的40%。按照人均水资源量1000~2000 立方米为中度缺水的国际缺水标准,则东北地区属于中度缺水地区。东北地区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有效灌溉面积达0.8亿亩,耕地灌溉率仅为21%,雨养农业占79%。因此,靠天吃饭、干旱缺水已成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

雨水资源时空不均影响农业生产。东北地区雨水频率多为6~9月,春旱十分严重。据统计,自解放以来的40年里,春旱共发生了28次;降水量空间呈现出“北丰南欠、东多西少”、“边缘多、腹地少”的特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70%~80% 的降水集中点多年平均降水量由东南1000毫米以上向西北递减到400毫米以下,粮食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而降水主要分布在山区。

农业发展与水资源供给能力矛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溉是保障粮食生产稳定的重要措施。东北地区水利设施老化、年久失修、供水能力低下等,耕地灌溉率仅为21%,远低于46%的全国灌溉率。以2000年为例,东北地区耕地农业灌溉用水量为122.3立方米/亩,其中辽宁省最高,为142.2立方米/亩,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9.8立方米/亩。

水体污染影响农业生产。农业灌溉用水如果用毒害物质含量高的污水来灌溉,则可导致毒害物质在农作物生长中的积累,所生产的粮食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就特别高,严重威胁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东北地区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已构成对灌溉农业发展的威胁。

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代价付出巨大。东北农业发展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代价。一是以超采地下水资源发展灌溉农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其中粮食主产区以开采地下水灌溉为主的大规模水田开发,导致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松嫩—三江平原局部地区已出现“吊泵”、“地下水漏斗”和湿地旱化现象。二是农业面源已成为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农田已成为松花江流域重要的面源污染来源,其中总氮、总磷、氨氮负荷均占流域相应总负荷的70%以上。三是农业用水过度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导致河道断流,湿地退化。以农业灌溉为主的经济社会用水量不断增加,过度挤占或挪用生态环境用水,导致径流量锐减,河道断流,湿地严重缺水,面积萎缩,功能退化。在世界上三大苏打盐渍土集中分布区的松嫩平原,农业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大规模发生。
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与调控

结合东北地区现状,章光新认为,要依靠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东北地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东北地区在中国商品粮供应中的稳压器地位。

章光新强调,转变农业用水方式是改变当前水资源紧张的首要任务,要加快实现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向以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方式转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重视气候变化对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供给安全性的影响。要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案,着力提高耕地灌溉率和灌溉保证率,保证粮食稳产高产,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生产水资源保障能力。应充分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的湿地资源,发挥湿地蓄洪抗旱的水文调节功能和湿地系统的水质净化功能,实现洪水资源化和控制大规模农田退水,是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区域水安全的需求,也是恢复退化湿地的重要举措。

要加强生态友好型灌区农业建设。密切关注松嫩平原大规模引水灌区水盐动态变化,建立健全的灌区取水—输水—耗水—排水的水循环体系,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和地下水盐化的发生,保障生态友好型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须重视水资源问题科学研究。加强东北地区水资源优化调度与高效利用、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供需的影响及适应对策、基于水环境面源污染控制的湿地—农田系统优化格局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真正实现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与调控,全面协调农业与生态竞争性用水关系,走“水资源节约型,水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