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东城区,越来越多的社区和单位收集利用雨水,使用上了众多高科技的手段,小区里的现代处理系统让雨水水质提高,实现入户使用,公园里的雨水使用生物处理技术,全年无水华,居民社区里干干净净的雨水用来浇花绿化,还能让居民清洗车辆,缺水的北京,用智慧和创造把雨水用得越来越好。
雨水处理高科技出高水质
当代万国城小区地处东直门商圈,属高档住宅小区,小区内附属配套的园林绿化面积将近30000平方米,具有很好的雨水收集利用条件。
“小区的一、二期,将雨水回收利用和小区中水回用系统结合,实现雨水最大化利用,节约水资源。”万国城项目负责人陈音介绍说,小区内有一个7000平方米的水面,下雨的时候,雨水通过雨水管路进入中水处理站,处理后可以用来冲洗马桶。同时,雨水还可通过净化装置,经过沉淀、过滤、净化后,对小区内的水景观进行补水。
走进万国城三期MOMA小区,树木葱茏、绿荫如盖,各色花卉姹紫嫣红,匠心独具的水上小品景观,让人如入画中。“在这片园林景观下面,有一个20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专门用来收集雨水。”陈音表示,自2007年开始,当代MOMA已经开始修建雨水收集及综合利用系统,目前项目已完工。
通过这套系统,雨水先经由铺装的专用雨水收集管路,经过隔栅,滤掉树叶等杂物,分别流入弃水池和储存池,通过处理、微滤装置等流程进入清水储存池。“过滤后的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可以用于空调冷却塔的清洗,园林浇灌、水景观补水等。”陈音表示,利用这套系统,每年可节约水费6万元。
公园雨水替清水每年10万m³ 荷花亭亭玉立、锦鲤悠闲戏水,东城区的青年湖公园内湖水清可见底。“前天的一场大雨,湖水就涨了13厘米。”青年湖公园管理处负责人陆萍介绍说,“以前我们缺水时盼水,雨水大了却怕水,不得不往市政管道里排。如今可没这难题了!”
陆萍表示,自从2003年公园修建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青年湖内每年平均蓄水达5万立方米。“纯粹靠天吃饭,但是湖水却毫无水华影响!使湖内景观更美!”把湖岸砌成斜坡,增高了湖堤,使雨水尽可能多地流进湖里,蓄水能力大大增加。
同时,该公园还利用芦苇、睡莲、荷花等生物净化水质,放养鸭子消灭藻类,保证了收集的雨水水质良好,能得到有效利用。
除了青年湖公园,地坛公园等也加入善用雨水的行列。地坛公园牡丹园树木的树根周围都被打了孔,安置网孔立管,回填掺有保水剂的草炭土,并在树根周围埋设网孔管,形成一个个水窖。网孔管与周边园路的排水雨井相连,在下雨时路上的水可通过集雨井灌到网孔管内。网孔管系统和院内给水阀相连,可以在旱季亏水时将雨季积蓄起来的雨水通过人工灌溉,给树木进行补水,同时,还可以利用该系统对树根追肥。
东城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雨水回用还与中水利用结合,仅青年湖、地坛等四家公园,年节水就达到10万立方米。
社区集雨供居民浇花洗车
一场雨过后,北新桥街道民安社区环保小分队的小张提着水桶来到状如柱形油桶的雨水收集器旁,拧开水阀,干净的雨水便源源不断地流进水桶里,引得小张不禁惊呼“攒这么多”。随后,小张和同伴提着满满3桶水,来到小区的绿地,让花花草草“喝”了个够。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套雨水收集系统是由排水管道和储水桶组成的。下雨时,雨水通过管道进入储水桶,经内置的过滤系统将杂质过滤,使用时只需拧开储水桶下方的水龙头,能再次利用的雨水就出来了,每套系统的最大储水量为2立方米。该工作人员还说,由于社区较大,绿地占地面积多,原先灌溉草木是社区用水大户,“每次全面浇灌需要耗费数千元水费,现在用雨水来浇灌节约了不少水资源”。据了解,一套雨水收集系统安装成本仅为2500元,后期基本没有维护费用。
目前,民安社区有12个雨水收集器,提水灌溉由社区居民、周边中学学生组成的环保小分队负责。收集到的雨水,除了灌溉草木,还能用于居民洗车。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