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盐协会秘书长郭有智最近心情不错,因为前不久,国家海洋局、科技部、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联合发布了《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郭有智告诉《科学时报》记者,该纲要支持开发大型反渗透、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和装备,鼓励大规模海水淡化产业化示范工程,这将加快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自主性和规模化。
“可以确定,海水淡化行业今后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郭有智信心十足地表示。
投资空间扩大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设备整体上依赖国外产品。
以反渗透膜为例,《科学时报》记者从中国分离膜行业协会了解到,目前我国膜生产企业约有300多家,膜工程公司有近千家,但规模较大的多为外资或与境外有合作的公司。而国内膜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少、产品品种少、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这无疑影响了膜技术的应用和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
现在,随着各项扶植政策的推出,上述问题将很快得到改观。郭有智表示,今后,海水淡化设备的国产化率无疑将大幅提高。
事实上,随着淡水资源稀缺性的日益凸显,国家对海水的利用也越来越重视。目前,科技部正在制定《“十二五”海水淡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而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发改委会同11个部委制定了《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年内有望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同时,发改委还将配套出台海水淡化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据中国脱盐协会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水淡化将达到150万至200万吨/日,是现有产能的三四倍,投资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左右。到2020年,海水淡化产能将达到250万至300万吨/日,是现有产能的5倍以上。
产能的翻倍也意味着投资空间的扩大,尤其是海水淡化设备方面的投资。这将为相关设备厂商带来发展良机。
郭有智认为,国家对重点企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将促进膜企业之间、膜企业与水处理工程公司之间的组合,有利于创建中国乃至国际的知名品牌,有利于企业参与国内和国际的竞争。
上市公司迎政策利好
面对上述政策利好,投资界对海水淡化领域上市公司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升温。
华泰联合证券行业分析师冯伟通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向记者介绍了该领域的投资策略。
“海水淡化产业中投资机会主要来源于市场份额最大、技术最好且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反渗透法。”冯伟通说。而在反渗透法领域,冯伟通主要看好三类企业:首选是生产海水淡化核心设备反渗透膜的企业,次选在投资中占比较大的高压泵、高性能耐腐蚀性钢管和仪表生产企业。此外,还有水处理中使用的氯、碱等化学制剂的生产企业。
方正证券则发表研究报告认为,未来海水淡化设备的投资主要分布在高压泵、耐腐蚀铜管、仪表和膜组件等方面。
在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中,多家证券机构均看好南方汇通、双良节能、海亮股份。
海亮股份是海水淡化铜管的龙头企业。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腐蚀性物质,因此处理海水用的管道必须具备较强的耐腐蚀性。具备生产此种耐腐性铜管能力的海亮股份前景由此被看好。
据了解,该公司目前产能已达到3万吨/年,加工费和毛利都比较高。海亮股份的业绩报告显示,2010年海亮股份实现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29%。
“海亮股份业绩不错,国家扶持政策出台后,海亮股份估值将会有所提升。”方正证券分析师邓新荣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南方汇通则是反渗透膜市场的领军者。由南方汇通控股42%的子公司北京时代沃顿是国内最大的复合反渗透膜专业化生产企业,目前拥有反渗透膜产能300万平方米,年产量超过280万平方米,占据4%~5%的市场份额,占国内企业供给量的50%。
该企业今年的中报显示,公司复合反渗透膜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毛利率高达4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3%,占公司毛利的26%,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从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生产的双良节能也被券商普遍看好。记者了解到,去年双良节能发行近5亿元可转债从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生产,该项目全部达产后每年可生产9套低温多效LT-MED/12000吨海水淡化设备。该公司参与研发的“25000吨/日大型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中试装置”今年已通过专家评审。华泰联合证券预计其海水淡化设备毛利率有望达到30%,净利润率超过10%。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