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排污大户变身减排大省

发布时间:2012-10-25
辽宁省以保障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为根本出发点,以辽河治理和污染减排两大攻坚战为着力点,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环境保护工作成绩喜人,由排污大户变身减排大省。

辽宁省以保障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为根本出发点,以辽河治理和污染减排两大攻坚战为着力点,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环境保护工作成绩喜人,由排污大户变身减排大省。

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辽河治理实现历史性突破

2008年,辽宁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庄严承诺,3年内实现辽河流域干流全部消灭劣Ⅴ类水体(按化学需氧量考核),5年内实现辽河流域干流城市段景观化。

为实现这一目标,全省重点实施了三大工程:一是实施以造纸企业为主的综合整治工程。全省417家造纸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彻底关闭了294家。二是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近100亿元,建成99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能力315万吨。三是在辽河干流和主要支流开展生态治理。

为巩固和扩大辽河治理成果,2011年,辽宁省政府又做出了在全国率先摘掉流域重污染帽子的重大决策。辽宁省重点实施了辽河治理攻坚战、大浑太治理歼灭战、凌河治理阻击战。“三大战役”安排治污项目433个,总投资81.71亿元。今年9月,全省6条干流36个监测断面全部达到“摘帽”预期目标,54条主要支流中53条达到“摘帽”要求。

“十一五”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十二五”创造开门红

2008 年以来,辽宁省克服了工业结构偏重、排污基数大、新增排污强度大等实际困难,在深入推进辽河治理的同时,实施了脱硫设施建设、淘汰落后产能等二氧化硫减排工程,超额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指标分别比2005年下降15.95%和14.6%。

进入“十二五”,辽宁省通过实施环境优化发展战略,开展“创建环保模范城”和“创建生态示范城”建设,实施辽河治理和大气联防联控,实现了“十二五”减排工作开门红。去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下降2.19%、1.21%和3.91%,今年4项污染物均将完成年度减排任务。

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确保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辽宁省各级政府把环保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在GDP由1万亿元跨越到两万亿元的同时,实现了由污染排放大户到全国减排大省的重大转变。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由1.64公斤降至0.86公斤,二氧化硫排放量由3.06公斤下降至1.66公斤。

2008年以来,辽宁省组织开展了战略环评和发展规划环评,提出了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建议,并在战略实施中得以落实。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在累计完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近400亿元、年均递增84.2%的情况下,未设置一个入海排污口。

这些年,通过认真组织开展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辽宁省成功推动了沈阳铁西区改造和大连大化、大水泥等四大重污染企业搬迁;彻底砍掉279家小造纸后,在全省规划建设8个造纸产业园区,规划生产能力达到2134万吨/年,在生产能力成百倍增长的同时,减排化学需氧量5万多吨;与本溪、本钢合作开展了绿色钢都战略合作。

生态建设全面展开,农村环保实现突破

辽宁生态省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基本形成“两屏五带”生态安全格局,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建成了辽东、辽西北两个生态屏障;建成了辽河、浑河、太子河、凌河4个生态带和沿海防护林带。二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加强。2008年以来,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处、省级6处、县级两处。到2011年底,辽宁省已经建立102个自然保护区,初步建立了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三是生态示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14个省辖市和74个县 (市)和涉农区都启动了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目前已建成国家生态县9个、生态乡镇77个、生态村8个,生态示范创建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农村环保实现新突破。一是抓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惠及690个村镇。二是抓好“环保攻坚惠民”实践活动,使270多万农民喝上“放心水”。三是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建设,到2011年底,已完成治理村庄900余个,受益人口168万人。2008年以来,全省累计有77个乡镇获国家级生态乡镇、110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命名,极大地推进了生态省建设步伐。

辽宁省“十二五”后3年工作安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下降9.2%和11%;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 10.7%和13.7%。2012年,辽河干流及主要支流达到Ⅳ类水质,全流域消灭劣Ⅴ类水体,全面转入生态恢复阶段,辽河保护区要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省辖市和县级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标准,确保全运会环境空气质量。重点区域生态功能保持稳定,农村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环境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