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海南省人大环保世纪行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执法检查组首站来到文昌市。“雨污合流、管网延伸范围小”,这是检查组对文昌市污水处理工程的一致印象,而这主要是由文昌旧城区排污、排水系统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
污水管网为何延伸范围小?
据悉,2011年文昌市全年处理污水量为343万吨,而仅文城污水处理厂处理量就达270万吨,可以说对文昌的减排起了决定作用。文城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万吨/日,配套管网长16.75公里,采用雨污合流方式收集污水。
6月26日上午,记者跟随检查组来到文昌市和平北路的文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施工现场,发现这里因地处老城区,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汇聚于此,原本就不宽的道路因管网铺设被人为地隔成两边,一边用于行人,一边用于施工,路面交通拥堵不堪。
检查组详细了解污水处理厂管网施工的建设情况。据介绍,文城镇地属老城区,大部分污水管网沿文城城区老街道布置,因地质情况复杂、淤泥层较深、地下管线较多,再加上交通繁忙、车流量大,周边又均为临街建筑,这一系列原因增加了管网施工的难度。
“道路狭窄、人口集聚、地下管线复杂,施工难度大致使污水管网延伸范围小,难以将这个地区的污水全部收集起来,”工程负责人向检查组介绍说,“截至目前,文城镇10个社区中,只有和平、东风、城东3个社区污水能够全部收集,尚有7个不能完全收集或不能收集。”
为什么依旧采用雨污合流?对于检查组的询问,施工负责人面露难处地说:“还是因为老城区的历史遗留原因,旧城当初建设时欠缺规划,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旧城的很多街巷没有铺设污水管道,排污、排水系统不完善,多采用雨污合流方式排污。”
问题何以层出不穷?
在实地调研管网工程进度后,检查组又冒着酷暑来到厂区监控室查看运营情况。据介绍,目前文城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水量约为1.4万吨,最高负荷率为66%,平均负荷率仅为42.24%,进水量可谓“吃不饱”。
文昌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由于文城污水处理厂设计存在缺陷,对现有的减排新标准削减预备不足,对污水沉淀产生的污泥缺乏处置办法等原因,污水处理工程一直未进行验收,污水厂也一直不能进入正式运营,所以干脆连进入文城污水处理厂的厂区道路也没有进行后续修建。
在文城污水处理厂,厂区负责人向检查组诉苦:“文城污水处理厂自2011年2月20日投入调试,6月8日正式试运行。截至目前,服务费拖欠现象严重,已被拖欠调试及试运行费用260多万元。委托运营商北控集团为保证该厂的正常运转,垫付了大量的生产用电和人力成本费用,这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和风险,也影响了厂区的正常运营。”
记者在跟随检查组检查时发现,因未能进入正式运营,文昌污水处理厂存在着氨氮和大肠杆菌超标等问题。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耀红说:“项目论证不充分就开工,出了问题又互相推诿,结果是收了百姓的钱竟然处理的水质不达标。工程进展难,虽存在一些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相关部门工作不力。污水处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文昌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吸取教训,把实事做好,更要把好事做实。”
什么原因导致预算增加?
调研中记者获悉,由于设计方的设计缺陷,也相应增加了文城污水处理厂的施工预算。据介绍,目前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池存在不均匀下陷现象,在管网建设中的坑道需要钢板横向支撑才能继续施工,但厂区原有的设计中根本没有此项预算。计划投资1.15亿元的文城污水处理厂实际将投资1.6亿元以上。
此外,在文城污水厂管道铺设中,沿途发现许多流泥,也导致预算经费的增加,目前评估部门正在对增加的预算费用进行评估。
据介绍,文昌市主要通过污水处理厂和人工湿地两种方式处理污水。2011年,文昌市建成文城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清澜污水处理厂,同时为保证航天城污水处理,文昌市还启动了龙楼镇两座污水处理厂的前期建设工作。
目前,清澜污水处理厂还处于征地阶段。由于污水处理厂片区规划调整,须重新对这一项目管网工程设计进行调整,目前仅完成管网征地14.5亩,部分管网征地工作难度大,严重影响到管网工程开工进度和工程施工进度。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何少群实地调研后表示:“污水处理非常重要,关系到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数,污水处理厂建设绝对不能建成形象工程,文昌市政府要尽快协调解决建设期出现的问题,完善管网建设,加强运营管理,真正为百姓做实事。”
记者观察
文昌污水处理工程暴露出来的问题,实际上是海南减排工程的典型缩影。
除了文昌,海南儋州、澄迈、琼海等市县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正如检查组所说,海南省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这么好的污水处理厂,但实际是花了钱、办了事,减排效果却不明显,尤其是污水处理厂污水进水量低、进水浓度低,处理厂“吃不饱”。
有数据为例:儋州那大城区污水处理一厂,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1.5万吨,但2011年实际日平均处理污水却只有2868吨,仅为设计处理量的19%。无独有偶,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5万吨的澄迈老城开发区西区污水处理厂,实际日均处理量只有1.2万吨,还有很大的处理能力没有发挥。
可以说,管网建设滞后、雨污合流、出水水质不达标等情况在海南仍较为普遍。管网建设滞后直接影响污水收集和处置能力;雨污合流,导致进水浓度低,降低了减排实效;因“十二五”减排指标中增加了氨氮的考核,部分污水处理设施不能达到环保新要求;盲目追求建设速度,往往忽视了地质勘察、超前预期处理等可持续的工艺。
惠民工程如何做到让民众叫好,真正造福一方人?这需要政府部门本着负责、谨慎的态度,坚持科学、规范、可持续的原则慎重把握。
在这方面,海南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运营任重道远。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