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水务改革发展工作呈现出投入加大、建设加快、管理加强、规划创新的良好态势,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至2013年6月,全市累计共有近150万农村人口享有洁净饮用水,预计至“十二五”末,我市可基本实现人人享有洁净饮水的目标。同时,“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十大重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13年底,已开工的六项重点工程可全面完工并发挥效益。
提高中心城区供水保障和污水处理能力
“十二五”以来,市水务局积极配合市政控股集团,加大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建设。红角洲水厂一期工程2011年10月开工,设计供水能力10万吨/日,目前已完成总投资90%以上,8月底试运行,2013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城北水厂一期工程2012年11月开工,设计供水能力10万吨/日,计划2014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红角洲水厂、城北水厂建成投入使用后,市中心城区供水能力将达到153万吨/日。
“预计到‘十二五’末,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25万吨/日。”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瑶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4万吨/日正在试运行,航空城及麻丘综合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已经启动。我市将根据市城区废污水排放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进度,适时启动设计能力为10万吨/日的红谷滩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能力为16万吨/日的瑶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新建设计能力为16万吨/日的白水湖污水处理厂,积极推进五大组团污水处理厂建设。
此外,我市还加大污泥处置工程建设力度,落实污泥临时应急处置项目。截至6月底,共处理污泥约1.8万吨;长期污泥处置项目设计规模为日均处理200吨含水率80%的湿污泥,目前环评报告和初步设计编制已批复,正在进行主厂房施工和BOT谈判,预计2013年底投入使用。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升防洪排涝标准
据了解,我市加大了鄱阳湖二期治理第6个单项工程建设力度,南昌县及市区红旗联圩、南昌县三江联圩、新建县赣西联圩等项目顺利推进,预计2014年底前可全面完工;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2013年计划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5座,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在册病险水库可全面完成除险加固,彻底解决“头顶一盆水”的防洪安全问题。
随着赣江上游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运行,预计到“十二五”末,市城区防洪标准将达到200年一遇,五大组团外洪圩堤防洪将不低于50年一遇,鄱阳湖重点圩堤防洪标准整体达到20年一遇。与此同时,我市进一步加大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力度,朝阳1号电排站、白水湖双港电排站工程已完工,并已投入运行;丰和电排站扩建工程已开工,预计2014年底基本完成;乌沙河电排站正在进行规划调整,计划2014年底开工建设。
此外,我市积极推进水利血防工程建设,2015年力争使目前的全市疫区达到疫情控制标准或传播控制标准。目前,我市实施了将军洲、昌东灌区二期、新建县昌联灌区、进贤县康乐灌区水利血防项目,力争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城市湖泊水系连通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据介绍,朝阳水系整治工程目前正在加紧施工中,预计西桃花河整治水厂路以北项目今年年底前可基本完工;预计2015年底可基本完成西桃花河北延伸工程,桃花龙河截污整治工程。白水湖环湖整治工程已完成所有前期批复、主体工程招标等工作,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开工,预计2014年8月份完成主要工程建设任务。幸福河整治工程已分两段列入国家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上,预计2015年年底完成主要工程建设内容。乌沙河综合整治工程正按计划分阶段推进,目前已完成乌沙河闸重建工程、马拦圩排水管网工程等,正在建设的有已列入中小河流治理的孔目湖段、马拦圩段、迎宾桥至乌石桥段、前湖水段共四段河道的整治,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其余计划在2015年底基本完成。
我市去年启动实施了大象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和玉带河清淤截污工程,通过清淤、沿线截污、雨污分流、引入活水、沿线绿化美化亮化,改建将军渡闸,建设玉带河西节制闸,打造大象湖景区,构建城市景观与商贸、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工程体系建设,开辟贯通市内外的水上游憩通道,工程预计2013年底基本完工。
此外,我市去年还启动实施了总投资3亿元赣江市民公园三期工程,目前沿岸绿化已完工,欧陆异国风情小镇和江西古文化商业村区域景观绿化工程正在推进;今年实施的总投资6.42亿元的赣东大堤风光带景观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约1亿元,工程计划2014年完工。通过实施赣江市民公园三期、赣东大堤风光带工程,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市体现南昌特色的大型水景工程将取得有效突破。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