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产和污染防治设备的升级改造,筛选一批技术先进、稳定有效、经济适用的环保装备,以补贴用户、采购服务等方式开展村镇村头污水处理技术、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行业清洁生产与资源化技术、畜禽清洁养殖与污染防治技术、水产健康养殖等关键技术的应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当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也预示着水环境治理的市场空间巨大,新的治理需求中既蕴藏着新机遇,也让环保产业面临新挑战。
在水环境治理领域,我国还存在着很多待解的难题,例如政府如何在环保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水环境治理产业有哪些技术和产品是市场迫切需要的?新机遇能够让哪些产业成为新的亮点?针对这些问题,在日前举行的2014(第十二届)水务战略论坛上,环境保护部污防司司长赵英民就水污染防治的趋势和对环保产业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十一五’以来,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我国把COD、氨氮削减作为约束性指标,在治污减排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应该清楚看到,我国水环境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赵英民如是说。
对此,赵英民分析说,污染物总排放量仍然远超过其削减总量,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工业、城市生活、农业污染源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仍然巨大,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不尽合理,这些都是水环境治理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
在法规政策方面,虽然多年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法律制度、标准、政策,但仍然有许多亟待突破的问题。比如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依然还没有到位,企业的环境主体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实,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依然不足等。
严峻的形势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机会。赵英民指出,近年来,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力度也将进一步刺激环保市场的需求。“一是严格的环境法规监管将把潜在的市场转化为现实的市场需求。按照目前环保法的修订草案,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将大幅提升,加上强有力的执法,这就将倒逼企业进行环保装备和治理服务的采购。二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将促进环保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水污染治理的迫切需求也将促进环保技术的创新推动,同时,也将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对此,赵英民表示,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在水环境领域污染物总量要继续削减 30%~50%,水环境才有可能得到明显改善。而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节是世界先进水平的2倍~3倍,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系数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要减少水污染物排放,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能力。”赵英民说。
面对水环境治理的迫切需求,“要治水首先要节水”。对此,赵英民直言不讳,“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对污染物的控制力就是要促进节水技术的改造和节水产品的推广。”
赵英民指出,我国的水价征收标准还偏低,不能反映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成本,不利于充分发挥价格引导、节水和保护水环境的作用。企业交纳的排污费用严重低于治污成本,排污收费的政策还没有达到刺激企业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应该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理顺资源环境的价格,引导节约利用资源、适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并扩大排污收费范围,将污泥处理处置纳入污水处理成本,同时要完善税收信贷政策,依法对从事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购置水污染防治专业设备的企业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
政策落地不可或缺,同时,水污染治理领域还急需哪些技术和产业的蓬勃发展?
赵英民对此也表达自己的看法:“必须推进工业、农业、生活节水,加快节水技术改造和节水产品的推广。”
在工业方面,要强化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冷却节水技术,热力和工艺系统节水技术等,促进排水、雨水、危险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在农业方面,要把积极推广喷灌、微灌、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建设高效的节水灌溉规模化的推广工程。
在生活用水方面,要加快推广节水设备、器具,加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和回用及处理雨水的收集利用。
赵英民说,“促进水污染控制和治理高效技术的研发推广也是水环境治理产业的当务之急。”赵英民表示,水污染防治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内在需求,必将促进开发新型水处理的技术装备,进而推动形成一批水处理技术装备产业化的集群。
他在会上透露,我国将加大对环保科研的支持力度,并充分发挥“水专项”,及有关科技计划的作用,加快重污染水体综合整治、饮用水微量有毒物质处理、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控、水生态目标管理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创建和扶持一批水污染防治领域的产学研创新联盟,推动生产和污染防治设备的升级改造。
同时,还将筛选一批技术先进、稳定有效、经济适用的环保装备,以补贴用户、采购服务等方式开展村镇村头污水处理、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行业清洁生产与资源化、畜禽清洁养殖与污染防治、水产健康养殖等关键技术的应用。
多年来,我国的环保产业以环保装备业作为支撑,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仅仅依靠环保装备业以维持产业的发展却显得力不从心。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后劲儿,则离不开环境服务业的发展。“环保产业的重心在逐步转移。”赵英民明确指出。
“有很多政策措施值得期待。”赵英民表示,落实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排污许可和排污交易制度、风险评估与应急预警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等都需要环境服务业的强力支撑,同时也给环境服务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赵英民还以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说明了环境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和作用。“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升到2012年的83.6%,这样从无到有的过程是由大量的环保装备制造支撑起来的。但是如此多的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起来之后,会逐步正常运行。因此,在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工业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环境服务业将有很大发展空间。”
除此之外,环境服务业的很多细分领域都有望获得发展。赵英民解释说,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升级改造的环保服务总承包商、环境合同管理、环境治理、特许经营模式等种种创新都需要发展。同时,还要培育集开发、投融资、设计、设备制造或采购、工程总承包、运营于一体的大型专业环保公司。
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在水环境领域污染物总量要继续削减30%~50%,水环境才有可能得到明显改善。而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世界先进水平的2倍~3倍,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系数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