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信息公开呼吁常态化

发布时间:2014-04-17
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备受关注,14日,兰州官方回应了此前网上被质疑的自来水苯超标应急处置工作,称第一时间停运苯超标自流沟,事件处置没有拖延。但此举还是引发公众质疑——“知情9小时后才公布也叫及时?”

 

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备受关注,14日,兰州官方回应了此前网上被质疑的自来水苯超标应急处置工作,称第一时间停运苯超标自流沟,事件处置没有拖延。但此举还是引发公众质疑——“知情9小时后才公布也叫及时?”

“迟到的公开并不意外,是此前国内多起水污染事件信息公开迟报的延续,再次凸显出包括水质在内的环境信息公开机制亟待建立的问题。希望从此水质信息的公开能像空气质量信息公开一样,实现常态化。”15日,针对这一事件,正在济南举办环境问题讲座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保证饮用水安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降低行政成本,强化风险评估,非常必要。”山东省政协委员、省卫计委卫生监督所副调研员张荣新对导报记者如是说。

 

水源地信息实时公开

水源地的安全把控,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前提。

14日,导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黄河北岸的鹊山水库探访发现,虽然水库近在眼前,但由于作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的鹊山水库周边都设置了封闭的围挡,在清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鹊山水库管理处大门的把守下,未经允许很难入内,一睹水库风采。

据悉,为了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目前山东省271个城镇集中式水源地中,包括鹊山水库在内的176个水源地已经省政府批准划定为保护区。

不仅如此,在水源地的水质自动监测方面,山东也在尝试安全预警功能的提升。

导报记者从鹊山水库管理处了解到,自2月下旬起,鹊山水库开始试运行生物毒性自动监测设备。除了鹊山水库,山东在综合考虑水源地水库的库容和供水量、水的来源和水质等情况的前提下,还确定了其他3个水源地水站进行试点,分别是潍坊峡山水库、日照水库、临沂岸堤水库。根据试点要求,每个水站安装了1台生物毒性自动监测设备。

来自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监测显示,去年,全市地下水18个监测点位39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鹊山、玉清湖、锦绣川、卧虎山和狼猫山5水库109项监测指标,除总氮、总磷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水质保持稳定。

据导报记者了解,在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公开方面,山东已基本做到了实时公开。

山东对水源地开展水质例行监测和年度全分析监测,其中地级以上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水源地每月进行1次例行监测,监测项目为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61 项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23项,每年进行1次水质全分析,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09项和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39项,监测结果通过环境状况公报向全社会公开。山东省政府每年组织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对影响群众饮水安全的环境突出问题实施重点督察、挂牌督办。山东省环保厅每年组织对全省城镇集中式水源地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上月进行的由水利、环保等多部门参与的济南市水源地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参与该检查的相关人士向导报记者透露,问题主要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存在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界线不清;部分围网破损、警示标识设置不全,地下水水厂封闭围墙上未设置安全报警装置;水库库区有堆放垃圾和污水直排现象;应急设施不齐全等。

针对以上问题,各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部门已进行了及时整改。

 

应急和日常环节均应公开

“除了水源地,水质信息的公开还涉及整个流域系统、水处理企业等多个环节。要做到全程的信息透明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沈大军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年7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下称《标准》)要求监测106项指标,这些监测指标如何做到完全公开,且能像空气质量公布一样让公众明白易懂,值得考量。

导报记者注意到,各地自来水处理企业虽然都不同程度地公开信息,但是公布的监测指标却有限。

南京一家公益机构去年公布的调研结果显示,一年来在其寄往全国77个城市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仅有10个城市提供了自来水监测数据,而公布全部106项指标监测数据的只有安徽芜湖和山东潍坊两地。

该机构曾于2012年和2013年多次向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申请自来水水质信息公开,但至今该公司未向其公开自来水监测数据。

“水质信息公开充分及时非常重要。”马军认为,这既包括应急情况下的信息公开,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告事件的进展、原因以及跟进措施等,也包括日常的水质信息公开,同时,对水源地会造成重大威胁的污染源的信息也要公开。

“欧美日都建立了这样的制度,定期向公众公布,将排污企业置于公众监督之下,长远来看,也是对饮用水水质的保护。”马军说。

此外,马军认为,还可以引入第三方平台的检测机构,对水质信息公布进行监督。

 

建立多部门信息数据共享机制

去年,作为山东省政协委员参加山东省两会的张荣新,提出了一件关于饮用水安全的提案,引起了各界关注。

“水质监测的结果应该向公众公开,但实际上,不仅公开程度不够,各部门间的重复监测又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张荣新说。

据悉,目前全省有城市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800余家,农村公共供水单位近2万家。饮用水安全监管从源头到水杯涉及环保、水利、住建、地矿、卫生等多个部门。

张荣新表示,特别是2012年7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标准》后,各部门为了能够满足《标准》要求的106项指标的检验工作,纷纷开始建立高监测能力的实验室,按照106项指标进行抽检监测。

“目前检测机构1份水样检验106项指标,收费在2万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仅卫生行政部门对全省每家供水单位出厂水每年抽检1份样品就需要2亿元左右。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这些监测经费经常需要由企业来承担。”张荣新说。

她建议,将《标准》中106项指标按照从源头到水杯的整个过程,科学分配到各职能部门抽检监测,如非常规指标中的62个毒理指标分别由环保、地质部门检测,并将检测信息实时提供给卫生、住建、水利等部门共享。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共享信息予以风险评估,对非常规指标中的非风险指标不再重复检测。住建、水利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予以风险评估,以指导其监测重点。如果共享信息数据显示高风险,各职能部门则即时加强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