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场美国土壤修复技术引进合作仪式引来国内众多业界人士。而记者在深入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越来越多原本在市区的污染企业搬迁到郊外甚至更远的地方,城市“刮毒疗土”的需求越来越大。
对于污染企业搬迁后遗留的土地,有一个专业的说法叫“棕地”,它最早源自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根据该法的规定,“棕地”是一些不动产,这些不动产因为现实的或潜在的有害和危险物的污染而影响到它们的扩展、振兴和重新利用。
“中国污染场地问题的发现,始于200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随后在2005年引发监管部门的关注。”南京环科所研究员、土壤污染防治学科首席专家林玉锁告诉记者,这与当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密切相关:某地在挖地铁时出现了工人意外死亡事件;在另一座城市,一位拾荒者因进入已搬迁的化工厂原址捡拾废品也出现了伤亡。这些事件,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废弃土地的污染问题。
06年后,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各地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棕地修复问题更加突出。2012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将场地环境风险评估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这一“禁令”,使得城市棕地的修复加速成为新的环保热点。
林玉锁介绍,污染工厂关闭后,土地使用人必须首先对土壤进行调查;如果发现问题,需移交到土壤问题研究中心进一步调查评估;评估如果不达标,即需要进行修复,直到达标才可出售;如果后续要建房子,还需要通过“环评”。
目前尚无确切数据表明全省到底有多少污染棕地。不过,“就严重程度而言,苏南是热点,因为它工业化程度发展最早,经济比较发达,矛盾也比较多;苏中居中;苏北的情况相对好一些。”林玉锁介绍,目前他们正在进行污染场地的调查,准备对全国所有退出来的公用场地一一建档。
江苏“刮毒疗土”的实践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从苏南到苏中,一个个土壤修复大项目纷纷启动:占地600余亩的苏州化工厂原址;占地700余亩的南京化工厂原址;占地600亩的南通姚港化工区原址;占地1500亩的常州化工厂原址……而此前,全省已完成近10项土壤修复工程。
在南京燕子矶南京化工厂(俗称“小南化”)原址,目前正在进行两项总投资达1.8亿元的土壤修复工程。
主导这项工作的南京市江南小化工集中整治工作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严苏扬介绍,这块土地经过严格招标,“北京建工”和“上海康恒”将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修复。“目前他们正在进行前期准备,进场后150天要完成修复。”修复后的土地将用于开发建设住宅、商业用房和道路。
目前,有数十家土壤修复公司活跃在江苏。在省污染场地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魏黎看来,江苏土壤修复需求较大,不仅是因为棕地较多,更主要是跟江苏经济比较发达、政府的环保意识较强有密切关联。
不过,土壤修复的难度相当之大。林玉锁坦言,土壤修复肯定比大气问题、水问题要复杂,因为它是个复合型问题,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多个问题,最终所有的污染都会落在土壤里。
技术,无疑是制约土壤修复的一大难题。江苏大地益源环境修复公司总经理辜晓平告诉记者,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污染物,都需要对症下药,技术难度很大。“我们曾经做过常熟的一个场地,主要污染物是氯丹和灭蚁灵,对其中中低浓度的部分,我们采用的是化学氧化的方式,但做了3遍才达标。”他认为,目前,国内还缺乏成熟的土壤修复技术,正因为此,该公司昨天与美国TPS公司签定了两项新型土壤修复技术的知识产权授权协议。
除了技术难题,辜晓平坦言,修复时间也是比较大的挑战。由于政府往往只给短短数月的时间,技术含量极高的土壤修复几乎成了“土方工程”—将土一换了之,而治本的生物修复很少被采用。因为如果采用种黑麦草吸收污染因子这样的生态修复,需要的时间可能长达一二十年。
采访中,林玉锁特别强调,土壤严重污染之后,要想让土壤修复到原先未污染的状态是不可能的。“就像人得了小毛病,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好了,但得了癌症,就很难恢复了,只能将生命维持下去。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土壤修复都不能恢复原状。我们目前的重点就是尽力修复土壤,降低风险程度,但不影响土地整体的利用。”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