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3月份曾发布消息称,全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近年来,从水源地水质保护、取水、输水、水处理、配水到终端用水,中国的水质安全问题在不同环节发生。近日的兰州水污染事件更让城市自来水管网的监测、管道老化等问题备受关注。
水污染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兰州市民牟先生一家依然过着和污染发生那几天一样的生活。
牟先生13岁的儿子在兰州市第十九中学上初一。水污染事件过后,政府将捐赠来的矿泉水部分发放给学校,牟先生的儿子每天都从学校领回来一瓶水,但他舍不得喝,而是将水带回家后灌入一个较大的壶里,让奶奶做饭用。
无独有偶。4月15日,兰州市东岗路“武胜驿手抓”饭店,市民胡文宏宴请外地朋友吃饭时,不忘带上一大桶矿泉水,一再叮嘱服务员用桶里的水泡茶喝。
“现在的水真的没有苯超标吗?”尽管苯污染事件已过去十天了,但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普通的兰州人。
监测点较少,导致监测能力下降
实际上,相比污染本身,此次兰州水污染事件暴露出来的城市供水管网问题更加突出。
据媒体的相关报道,4月10日17时发现出水厂水苯超标,直到次日晚上11时官方才正式确认污染源。
对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副教授熊家晴认为,用那么长时间寻找污染点,与城市供水管网监测点的布控有关,“显然布控点不够,导致监测能力下降。”
熊家晴曾给全国许多城市做过饮用水工程规划。4月19日,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布点、检测能力和人为因素是影响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比如,在经过化工区、工业区或可能发生污染的地下管网,要较多地布控监测点,随时监测水质情况。
在谈到水污染上报的问题时,兰州市卫生防疫中心主任王宇红曾说,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以下简称兰州威立雅)第一次检测出苯超标,应当不断地核实,“最终确定无误后才能上报,否则就是谎报军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副教授熊家晴说,这是害怕承担责任的一种不负责任的办法。水厂在首次检测出苯超标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政府职能部门。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旦发现哪个监测点水质有问题,就会迅速切断此处水源,减少影响面。
供水系统规模过于庞大和集中
城市供水管网问题,还不止于这些。熊家晴说,包括兰州在内的许多城市,由于城市的无限扩展,供水系统规模过于庞大和集中。
兰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水源地只有一个的省会城市。城区饮用水取水口位于该市西固区西柳沟黄河段,供水系统系上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援建,经过前后数次改扩建,设计每日供水135万吨,实际供水量70万吨/天。作为一座拥有400多万人口的省会城市,现有供水水源在用水高峰期压力巨大,同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熊家晴认为,正是水源的单一导致现有水厂规模过于庞大和集中,“即集中在一处或很少处供水的现状”。
兰州市政府曾开辟和建立了“三滩”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即马滩、崔家大滩和迎门滩。但由于管理不善,又经多年开采,水位下降、水硬度超标、污染严重。马滩和崔家大滩已于2009年退出保护区行列,迎门滩也于2011年几乎完全丧失水源地功能。4月18日上午,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时称,要加快第二水源地建设。
管道老旧,应推广球墨铸铁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的高级工程师、今年69岁的杜天民一直从事给排水工作,曾经到过兰州水厂。他注意到,此次兰州水污染的原因是石油泄漏污染水管。他说,兰州水厂的钢筋混凝土自流沟肯定有伸缩缝,再加上兰州是湿陷性黄土,遇到雨水,黄土就会塌陷,导致地下的钢筋混凝土自流沟或水管遇到压力后断裂。伸缩缝和可能产生的断裂,都会影响用水安全。
之前,公众曾质疑兰州自来水厂受污染的4号自流沟是钢筋混凝土材质,且使用已近60年。而这种自流沟一般使用寿命是50年。对此,兰州威立雅副总闫晓涛曾解释,混凝土管道在输送水时,水对于混凝土就具有保养作用,这种管道使用100年不成问题。
其实,早在2006年,建设部就曾指出,我国城市供水管网中有37%的主干管存在严重老化问题。一些城市的供水管网铺设时间大多在50年以上,管材质量差,长期超限运行,造成爆管及各种形式的明漏、暗漏。
此次兰州水污染事件后,兰州威立雅已开始对受污染的自流沟进行更换,换上了球墨铸铁管。据了解,这种管道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壁薄、重量轻、耐冲击、弯曲性较大、安装方便等优点,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
而我国以前的供水管道多使用钢筋混凝土材质和铸铁管,价格相对较低,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更愿选择。
杜天民认为,球墨铸铁管内壁光滑,可以使得水流阻力减小。“国家应该出台鼓励性的措施推广球墨铸铁管的使用,毕竟这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生命工程。”
“达标自来水”是否就安全了?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今年1月至今,各地被曝光的自来水异味事件达十余起,其中6起相关部门的检测结果是水质达标,不禁让人对所谓“达标自来水”是否安全心存疑虑。而3月份的兰州自来水异味事件中,自来水106项指标也全部达标。但在4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兰州威立雅却称,最近送往中科院生态研究所检测的3月份水样,发现两种前面未检测到的物质,是导致水有异味的罪魁祸首。
近期,环保部发布了首个全国性的大规模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我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资料显示,2012年7月1日起,中国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新标准与国际接轨,将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至106项。
执行了如此严格的标准,为什么达标水还是会出现异味?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自来水异味必然有其来源,但相关检测结果正常,专业执法部门无法找到源头,这里面显然存在矛盾。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教授王有乐曾表示,我国自来水的安全指标虽然有上百项,但在日常工作中不可能每一项指标都能监测到。异味的来源非常复杂,污染会造成异味,干净的水放时间长了也会有异味。
这些天,兰州市公职人员刘女士的手机里总会接到一些“小道消息”,说的还是所谓的饮用水“真相”。
4月16日,兰州街头,记者偶尔还能看到一些抱着矿泉水水箱的市民。在张掖路“大世界超市”,一位李姓老人抱着水箱说:“回去喝几天再看看。”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