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新建甲醇制烯烃装置陆续进入开车阶段。随着甲醇燃料、甲醇制烯烃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甲醇传统下游发生改变,呈现多元化的供求格局,可进一步消化国内过剩甲醇产能。
甲醇燃料渐成规模
11月16日,吉利M100甲醇汽车项目落户贵阳,未来30个月,吉利将投资56亿元,建成年产10万台甲醇汽车整车生产基地。
这只是甲醇燃料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全国试点的扩展,甲醇汽车发展由点及面,驶上快车道。2011年~2013年全国甲醇燃料的销量累计超过1200万吨。
甲醇燃料是当前甲醇的一大出路。甲醇燃料是利用工业甲醇或燃料甲醇,加入变性醇添加剂,与现有成品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调配制成的新型清洁燃料。
甲醇的分子式比煤炭、汽油、柴油成分的分子式单一,燃烧相对清洁。数据显示,与汽油相比,甲醇燃料使用后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可以减少50%~60%,成本却可以降低30%~40%.正因为被冠上了“清洁”的名号,甲醇燃料国内市场被业内专家认为“非常光明”,适合我国贫油、少气、多煤炭的能源结构。
早在2009年,国家就已经先后出台了《车用燃料甲醇》和《车用甲醇汽油(M85)》两个标准。让甲醇从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一跃成为燃料产品,具有双重身份。
“十一五”期间,我国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早已由技术研究转入产业化试点示范阶段。山西省已经率先开展M15甲醇汽油的产业化示范应用,收到较好效果。
“十二五”期间,工信部在山西、陕西、上海等四省一市又进行了甲醇汽车试点。浙江、河北、河南也开始推广使用甲醇燃料。目前,全国有26个省市正在进行不同规模的示范应用;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甲醇燃料生产中心有30多座,具备1000万吨/年甲醇燃料的产能;在建的甲醇燃料项目20多个,建成达产后甲醇燃料年产能将达到2000万吨。
甲醇制烯烃不断发力
除了燃料市场需求增长迅猛外,甲醇制烯烃(MTO)市场不断发力,成为新兴的主力消费市场。
由于中国富煤少油,利用天然气或煤炭生产甲醇,再利用具有成本优势甲醇生产乙烯和丙烯,相对于传统的石脑油制烯烃,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
据相关统计,截至2014年11月底,我国已有12套共计552万吨/年的甲醇制烯烃装置投产,年底之前,还将有4套总计110万吨/年的装置投产。
届时,我国的甲醇制烯烃装置的总规模将达到16套,合计662万吨/年,理论上甲醇消耗量可达到1986万吨/年。目前,甲醇制烯烃行业已经成为甲醇消费市场的强心剂。
除了甲醇制烯烃外,还有甲醇制芳烃项目。9月,百万吨级的甲醇制芳烃工业化项目在河南濮阳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2016年6月投产,采用清华大学国际首创的流化床工艺,建成后年产能达到180万吨甲醇制备60万吨芳烃。
8月,重庆安汉投资有限公司的甲醇制芳烃项目在四川广安开工,甲醇制混合芳烃项目产能将达14万吨/年,计划2015年底建成。
甲醇供应格局将改变
随着年底甲醇制烯烃项目的大规模投放,预计2015年国内甲醇供需格局迎来改变,甲醇市场迎来春天。
一方面,MTO的发力将改善甲醇供应过剩的局面。
阳煤恒通30万吨/年MTO项目,计划年底投产,每年所需的90万吨甲醇依靠外购;神达化工30万吨/年MTO项目也即将投产,每年所需60万吨甲醇由附近的新能凤凰提供,其余30万吨外购;江苏盛虹80万吨/年MTO项目将在2015年4月试车,每年所需的240万吨甲醇有2/3在国内采购。
同时,按照此前各厂家的规划,年底前还将有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公司、山东昌瑞石油化工、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3套甲醇制烯烃装置试车。
另一方面,尽管国内甲醇产能在不断增加,但由于成本上升等原因,甲醇产能增速低于需求增速。
1~10月,国内甲醇投产近千吨年产能,总年产能超过6500万吨。前三季度,国内累计甲醇产量2807万吨,同比增加30.9%.同时增长的还有我国甲醇进口量,进入下半年后,我国每月进口40万吨左右的甲醇。
据相关报告预计,中国甲醇进口量未来会持续增长,从2013年的400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2500万吨。
为了利用美国的廉价资源,中国科学院与BP公司合资的西北创新公司最近宣布,计划在美国西北地区建设两座合成甲醇工厂,每个工厂的甲醇产能为是1万吨/日。所生产的甲醇全部运送到中国大连西中岛上的石化工业园区,用作甲醇生产烯烃的原料。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