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造,我们准备好了吗?

作者:李军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发布时间:2016-01-07
今年1月1日,我国首部社会责任国家标准《社会责任指南》正式实施。这是根据已在75个国家应用的ISO 26000制定的中国标准,主体内容与ISO 26000基本一致。

今年1月1日,我国首部社会责任国家标准《社会责任指南》正式实施。这是根据已在75个国家应用的ISO 26000制定的中国标准,主体内容与ISO 26000基本一致。石化行业按照社会责任标准,通过负责任的制造,为国民经济提供安全、绿色、环保的化工产品,造福人类社会,从此有了明确的规范指导。

承担社会责任,首先要正确认识社会责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但时至今日,为数不少的企业和企业家仍然认为,社会责任就是搞搞慈善、慷慨捐赠,就是做公益事业,每年再编制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就算完事。其实,社会责任远不止如此,其内容非常广泛,融入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全过程,需要通过透明和道德的行为,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承担相应的责任。为厘清社会责任的概念和轮廓,《社会责任指南》将其细分为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实践、消费者、社区参与和发展等7个主题。

其次,要大力倡导责任制造。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无疑是石化行业今年面临的重点工作。从供给侧来看,主要要素包括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创新等,员工的创造活力、积极性、健康状况甚至心情是否愉快,都是供给侧要素之一。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在于企业运用什么生产要素,创造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实现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不论是供给侧改革,还是绿色制造,都需要讲求负责任的制造,即责任制造,不仅要求最终产品的质量品质,也要求产品在生产全过程中的品质、绿色、环保,员工的发展、安全、健康等也要贯穿其中。

再次,要注重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石化行业和企业越来越深入地融入社

会之中,一言一行都呈现在民众的眼皮底下,不注重并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发展便会受阻受限,这已经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此外,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近年来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走出去”风生水起。企业国际化发展更需要负责任的行为与形象,保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入乡随俗,命运相联,以守法、尽责、惠民的切实举措维护好企业形象和国家形象。

近年来,石化行业大力践行和传播美丽化工理念,推行责任关怀,重塑行业形象,消除公众质疑,涌现出了一大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得到社会尊重和公众认同。实践充分证明,踏踏实实地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能让企业获得安稳踏实的发展环境,更能传导给大众一种靠得住、可信赖的品牌力量。有了这种环境和力量,企业必然能获得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成为行业的标杆、社会的楷模。

缺乏责任感的企业没有未来。当然,责任制造不可能一蹴而就。借《社会责任指南》实施的契机,希望广大石化企业积极宣贯,统一认识,把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治理中,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落实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