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石化和化学工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2014年1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促进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石化和化学工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就进一步加强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指导意见。《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指出,到2017年年底,石化和化学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2年下降18%,重点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持续下降,全行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少8%、8%、10%和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废水实现全部处理并稳定达标排放,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3%以上,新增石化和化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2014年4月24日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3年多,4月24日终于得以通过。此次《环境保护法》的通过稿具有理念先进、科学民主、手段硬实、模式创新、责任严厉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说,此次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部门基础法之一。
新环保法的实施将促使环境保护开始从治理变成管理,接踵而来的大气十条、以及正在编制的土壤十条、即将出台的水十条都是环保法的延续,万亿级环保需求天花板已然被打开,这毫无疑问将促进环境需求的广域化。
发挥市场机制推进环境保护和污染物减排
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意在发挥市场机制推进环境保护和污染物减排。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底前试点地区全面完成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权核定,到2017年底基本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为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奠定基础。这是我国首次明确该方面的时间表,说明我国将更多通过市场机制选择最有效率的方法,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
五部委同推环保技术装备发展
2014年9月,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联合制定了《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方案》实施周期为三年,总体目标为到2016年,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在基本保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四项约束性指标减排的基础上,针对危害大、影响面广的雾霾、水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重点开发推广一批急需的技术装备和产品,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环保技术。到2016年底,国内环保装备工业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2014~2016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水十条开启“两万亿”市场热潮
日前,《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送审稿)》(“水十条”)已报请国务院审议,这是继“大气十条”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水十条”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原则、目标及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目标是加快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环境安全,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据环保部预测,水治理行动的投资总额将会超过2万亿元,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金额的水污染治理投资。若计划落实,水务行业将进入快速成长期,可为中国水务集团带来更多水处理项目的机会。目前市场对“水十条”出台的预期十分强烈,该计划一旦发布,水污染防治战役将全面打响,水处理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
“水十条”涉及内容主要包括六大重点:基于综合产业结构、产业技术水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业污染防治;基于城市流域一体化的物质流管理的生活污染防治;基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农业和农村污染防治;基于从源头到龙头的饮用水安全保障系统构建和运行维护;基于水质、水量和水生态一体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严格的法律与制度保障,市场化机制和科技支撑。
PPP模式助增水处理市场运作活力
财政部于2014年9月底发布《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向社会资本开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专案。11月底财政部公布了30个PPP示范专案,总投资规模约1800亿元。30个示范专案中共有5个项目涉及污水处理。PPP模式的推行可加快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存量专案的改造和运营,降低地方政府在公用事业投资的财务压力的同时,亦可加快推进城市基础建设,达到社会效益和投资回报双赢局面。
由发改委起草的《环境污染协力厂商治理指导意见》亦有望于近日出台,发改委、财政部拟设立500亿元国家环保基金,可优先贷款给实施协力厂商治理的排污企业或环保企业,为环境污染协力厂商治理公司提供低利息及长周期的优先贷款。若环境污染协力厂商治理指导意见落地,对于采用BOT、PPP等模式运营工业治污设施及环境服务的企业形成直接利好。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