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表示,三桶油管网信息的公开,标志着油气领域中游环节引入第三方竞争,逐步实现管网独立取得重大进展
进入2016年四季度,油气改革迎来重大消息。日前,三桶油先后公开了旗下的油气管网信息。
三桶油几乎垄断了我国全部的油气管网,市场对管网信息公开期待已久,可以说这是进行管网改革的第一步。
分析师表示,三桶油管网信息的公开,标志着油气领域中游环节引入第三方竞争,逐步实现管网独立取得重大进展,但这个过程并不会太快。
三桶油集体公开管网信息
记者了解到,11月7日,中石油在其官方网站开设了其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信息公开专栏,正式向社会公布其旗下的各类油气管网设施信息。
中国石油表示,集团按照能源局要求,全面公布了油气管网设施“家底”,包括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以及LNG接收站等相关设施的详细信息。自2014年以来,集团积极做好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相关工作,在油气管道和LNG接收站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共赢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实际上,这两年,中国石油积极尝试向第三方开放油气管道和LNG接收站。据介绍,为中国石化开放陕京管道代输天然气,有力支撑了中国石化在河北省、天津市、山西省等市场的天然气供给;为北京燃气、新奥能源等第三方用户开放江苏LNG接收站、唐山LNG接收站、大连LNG接收站及其外输管道,进行进口LNG的接卸、存储、装车、气化和代输服务。通过公平开放,较好实现了与第三方用户的合作共赢。
在此次信息公开中,中国石油明确了油气管网开放范围、开放原则、业务办理流程、用户申请条件、受理企业油气管网设施基本情况以及联系电话等信息。目前,中国石油正积极与新用户就公平开放问题进行协商会谈,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合作。
此外,中石油还公开了包括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和西南管道分公司五家管道企业,以及江苏、大连、京唐三家LNG进口接收站的基本情况。
至此,国内三桶油拥有的全部油气管网资产已经公开完毕。
此前,10月31日,中石化发布《中国石化油气管网设施开放相关信息公开公告》,公开了原油管道、天然气管网及LNG接收站等信息,成为首家公开管网信息的油企。
随后,中海油全资子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公布了中海油油气管网设施相关信息。
据了解,中海油公布了8座LNG接收站的详细信息,这8座LNG接收站(2座未投产)共计设计加工能力达到3080万吨/年。
业内认为,三桶油油气管网信息公开,市场期待已久,管网改革喊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油气管网改革拉开序幕
实际上,三桶油此次管网信息公开已经推迟了两年多。
2014年2月份,能源局发布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中国石油随即制定并印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实施办法(试行)》,并自2014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此同时,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管理纳入QHSE管理体系,编发相应的体系程序文件,并修订完善相关合同、协议和意向书,为油气管网开放奠定制度基础。
但这两年多以来,三桶油并没有公开管网信息。
直到今年9月份,能源局再次发布《关于做好油气管网设施开放相关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其它相关油企对油气管网设施接入标准、提供输送(储存、气化等)服务的计量与计价方式、上下游用户申请接入本企业油气管网设施的条件等做出公开。
在能源局的“逼迫”下,三桶油终于相继公开了油气管网信息。
根据公开资料,在我国的油气管网结构中,中石油占据85%,中石化占了8%,中海油占了5%,其它公司占了2%。不难发现,三桶油占据了绝对垄断地位。
从去年以来,尽管我国油气改革不断推进,但油气改革方案始终未出台,其中油气管网的垄断被认为是改革的难点。
业内认为,油气管网不放开,油气改革基本上无从进行。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朝晖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从整体油气产业链情况来看,下游领域已经实现多元化竞争,上游资产方面经过两轮页岩气区块招标和新疆常规油气田招标,也在逐步面向第三方开放。因此,目前油气改革的重点方向就落在了中游基础设施领域。
此前发改委已经针对目前天然气管输价格的定价及成本以及储气设施服务价格等相关方面做出了非常细致的规定。
“此次三桶油油气管网信息的公开,标志着油气领域中游环节引入第三方竞争,逐步实现管网独立取得重大进展。”刘朝晖还称。
但并不乐观的是,从2014年到2016年,管网信息公开这一步已经走得异常艰难,尽管管网独立已经拉开序幕,但是接下来打破垄断拆分管网仍并非易事。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管网信息公开后距离引入第三方仍需要有一段时间,而且目前正处于各地各部门换届工作的关键时间节点,因此三桶油管网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进程不会非常快。
背景资料
我国改革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机制
中化新网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对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机制进行重大改革。
国家发改委表示,与现行管道运输价格机制相比,改革后的管道运输价格机制的核心变化有三点:
一是定价方法的变化。由原来运用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原理监管管道运输价格为主的定价方法,调整为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定价,即在核定准许成本的基础上,通过监管管道运输企业的准许收益,确定年度准许总收入,进而核定管道运输价格。
二是价格监管对象的变化。不再以单条管道为监管对象,对每条管道单独定价,而是以管道运输企业为监管对象,区分不同企业定价。
三是价格公布方式的变化。由国家公布具体价格水平改为国家核定管道运价率(元/立方米•千公里),企业测算并公布进气口到出气口的具体价格水平。
目前我国在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方面还没有系统的制度规定,定价透明度有待提高。而且,现行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多数实行“一线一价”,这种定价方法是在“单气源、单管道”的供气方式下确立的,随着管道建设速度加快和供气安全要求提高,越来越多的管道连接成网,现行定价方法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发改委认为,两个《办法》的出台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补足短板,将对国内天然气市场建设和相关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有利于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管道积极性。两个《办法》对投资天然气管道给出了明确的回报预期,特别是适当高于一般工业行业的投资回报率,将对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管道、促进管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有利于促进管道向第三方开放。两个《办法》要求企业获得8%准许收益率对应的管道负荷率为75%,意味着如果管道运输企业实际负荷率低于75%,则实际收益率可能达不到8%甚至更低,只有加大向第三方开放力度、提高负荷率,才能获得准许收益甚至更高的收益水平。
有利于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两个《办法》实施后,天然气管道每一个入口到出口的运输价格清晰明了,为管道向第三方开放创造了条件,同时,有利于天然气气源回归商品属性,促进气气竞争,进而实现气源和销售价格市场化的改革目标。
发改委透露,2017年将全面启动管道运输企业定价成本监审工作,合理确定定价成本,制定和调整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同时,督促地方切实加强输配价格监管,合理制定和调整地方天然气管网输配价格。未来将根据两个《办法》在实践中的运行情况,适时进行完善,并结合国内天然气市场发展情况,积极开展“两部制”价格、热值计价等研究工作,条件成熟时推出,不断提高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天然气管网输配价格监管的政策措施,此次出台了两个《办法》,此前还印发了《关于加强地方天然气管网输配价格监管降低企业用气成本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1859号),从而构建起天然气产业链从长输管道到省内短途运输管道,再到城市配气管网的全流程价格监管体系。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