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释放重大信号:2019中国新一轮油气“大会战”将提速

文章来源:石油Link 发布时间:2019-01-18
长庆油田投产我国陆上最大的采油平台,正预示着2019年中国油气生产的火热。

1月14日,从长庆油田职代会上获悉,拥有74口油水井的长庆油田白409区采油平台顺利投产,目前已经正式投产油井62口,水井8口。

这标志着我国陆上最大的采油平台投入生产,被誉为“采油航母”的大井丛平台正式扬帆起航。

这一罕见的大工程也预示着,在2019年,中国新一轮油气“大会战”将迎来提速。

长庆油田投产我国陆上最大的采油平台,正预示着2019年中国油气生产的火热。
图为已经投产的大井丛白409平台

大井丛开启“群居”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的陇东大油区,前期经过40多年的大规模立体勘探开发,部分主力区块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地质资料显示,多年来,受油藏认识、开发技术水平、井筒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近万口油水井处于关停状态,制约了油田持续上产稳产的战略规划。而地处陇东腹地的华庆油田开发油藏主要为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有效驱替系统建立难度大。

面对新的困难与挑战,面对这些难啃的硬骨头,亟待采用新的理念、技术和模式来攻克。去年初,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对鄂尔多斯盆地的发展寄予了更大期望,也明确了勘探生产从重产量向重效益、从重地质储量向重经济可采储量、从靠投资拉动向靠创新驱动、从传统生产向精益生产“四个转变”的整体规划,并以低品位储量规模效益动用为目标,顶层设计、深入论证,决定在技术上采取大井丛、多井型、立体式开发,管理上采取“六定八包”模式,通过革命性改革措施,全方位、多举措控投资、降成本,引领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经过摸排筛选,华庆油田白409区被中石油确立为试验示范开发区。长庆油田积极转变开发思路,破解瓶颈、找准圈闭、以点带面,通过打造白409“超大井场、联动作业、立体实施、效益建产、绿色开发”示范区,积极探索低品位储量有效动用的开发新模式,实现超低渗透油藏规模效益开发。

2018年4月9日,白409井场2部钻机顺利开钻、关18-78井场钻前施工如期完成,以“大井丛、多井型、立体式、多层系、工厂化”为先导机制的攻关试验快速展开,备受瞩目。

长庆油田投产我国陆上最大的采油平台,正预示着2019年中国油气生产的火热。

6月27日,完成8口注水井投注;10月27日,完成全部钻井工作量;12月份完成试油工作量;采油井10月23日开始投运,12月底前全部投产。从目前投产油井产量看,井均日产油3.2吨,其中定向井井均日产油2.6吨,大斜度井井均日产油4.0吨,均超出了方案设计目标。

据统计,白409示范区在提高开发效益方面,优势日益凸显:一是节约了宝贵土地资源,集群式布井较常规减少用地15%—20%,示范区累计节约道路、井场土地资源130亩以上;二是降低了产建总体投入,与常规相比节约投资2496万元,下降6.4%,乙方通过挖潜增效,节约钻试成本787万元;三是提高了建设施工效率,通过采用平台作业,示范区钻井、试油周期分别节省69天、28天,创造了大斜度井最短钻井周期5.79天等多项最优指标;四是促进了后期管理提升,通过集约化、智能式生产,可减少用工15人以上,各类开发调控措施实施更便捷、更有效。 

据长庆油田采油十厂负责人介绍,白409示范区形成了陇东黄土塬超低渗透油藏效益建产新模式,让“大群居”魅力彰显,攻克了生产中的多项难关。这种模式有效节约井场及道路用地,促进油区生态环境保护,通过井站合建、集约化智能式生产,能压缩后期管理幅度和运行成本。大井丛、多井型“群居”建井,必将成为推动同类油田高效开发的新动能。

大井丛助力长庆油田上产

长庆油田是我国目前产量最高的油气田和国内重要的天然气管网中心枢纽。2018年实现油气当量5465万吨,同比增长149万吨,接近历史峰值。至此,长庆油田已经连续六年实现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工作区域横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省区,勘探开发面积20万平方公里。

据了解,为最大限度减少生产建设用地,提升产量和效益,长庆油田大力推广运用大井丛布井、水平井和一体化集成场站建设模式。2018年,长庆实施水平井400余口、丛井组1100个,建成了上百个一体化集成场站,累计减少生产建设用地3000余亩。白409区通过采用大井丛布井工艺,在一个井场布井74口,刷新我国陆上最大采油平台开发井数组合纪录,仅此一项节约用地上百余亩。

长庆油田投产我国陆上最大的采油平台,正预示着2019年中国油气生产的火热。
白409平台钻井航拍图

在近期接收央视记者的采访中,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长庆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付锁堂介绍说:“长庆油田的原油探明储量,已经达到了52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达到了6.4万亿立方米,原油主要集中分布在盆地的南部,主要在陕北,甘肃的陇东,天然气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北边,主要是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和陕北为主。”

2019年,长庆油田的原油产量将达到2415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400亿立方米,净增原油产量当量150万吨,使油气当量达到5600万吨以上。付锁堂告诉央视记者:“我们的原油(产量)将达到全国原油总产量的八分之一,天然气产量将达到全国天然气产量的四分之一。”

大井丛成为油田发展风向标

不仅仅是长庆油田在采用大井丛及时提升产量和效益,在新疆、吉林、大港、冀东等油田,在整个石油行业在勘探开发中,大井丛技术日臻成熟且倍受行业青睐。

在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准东采油厂吉祥作业区5号平台根据“多井从—大平台—井站一体式采油平台”的设计理念建设而成的平台井地面工艺优化简化技术,征地面积由原来的1092亩减小至97.4亩。43口油水井配套建成了3座撬装化集成设备及其相关附属设施, 5号大平台 43口油水井都集中在一个平台上,极大节约了征地面积,压裂、温度、都是通过远传到联合站,采油工直接在终控室进行压裂、温度参数的录取,就不用驾驶巡井车每口井去巡检。

图为准东采油厂吉祥作业区5号大平台
图为准东采油厂吉祥作业区5号大平台

吉林油田有一个曾一度被誉为亚洲陆上最大的采油平台,大家称之为“大井丛”。仅1号平台就有48口油井。按照油田传统建产模式,一口井的占地面积就得1200多平方米,而整个“大井丛”占地仅2000平方米,却能把方圆4万平方米内的石油抽上来。工厂化、流水化作业,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集约化布井,使大井丛建设得以采用流水化作业。过去,因油井位置分散,打完一口井,就得拆卸一次有15层楼那么高的钻机井架,用十几辆大卡车运到下一处打井位置,再搭、再拆,而建设大井丛的过程中,钻机在平台轨道上一拉,就可直接打下一口相邻油井。过去,正常速度下,打48口井要耗时4年。

得益于工厂化流水式作业,这个大平台从第一口井开钻到48口井全部投产,只用了8个月时间,仅打井一项就节约了1个多亿。不仅如此,大井丛还显著节约了运营维护的人工成本。同是管理48口井,以前因油井分散,巡察一遍要三四个小时,如今三五分钟就能完事。

图为吉林油田大井丛平台
图为吉林油田大井丛平台

诞生于低油价下的大井丛开发技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尤其是在面对资源禀赋差,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的现实,这项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得到推广和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正如前文所述,大井丛技术具有多井型、立体式、多层系、工厂化的优点,同时在其它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是在节约用地方面,尤其是在国家对环保控制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集群式布井较常规减少用地15%—20%以上乃至更多。

其次是降低了产建总体投入,甲乙双方通过挖潜增效,节约了建井和钻试成本,有利于后期开发成本的降低,尤其是对于低产井来说,前期的投入多少,决定了后期开发的成本高低,也决定了每口井是否能够效益建产。再次是提高了建设施工效率,节约了建井周期标;其四是促进了后期管理提升,通过集约化、智能式生产,可减少用工。

尤其是近年来实施的无人值守巡井和智能化机器人巡站,更为大平台丛式井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后期支撑。因此,有关专家预言,根据各地各个油田实际情况,进行大井丛开发,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油气田提升产量和效益的重要的有效途径之一。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