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化工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韩峰:
1、对用于生产乙烯、芳烃的进口石脑油、外采石脑油直接免征消费税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老旧乙烯装置改造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尹兆林:
出台政策支持大型老石化企业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吴惜伟:
1、加快世界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步伐
2、科学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政策下的产业调整
3、加快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 推动能源化工行业高质量“双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江寿林:
1、将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
全国人大代表韩峰
对用于生产乙烯、芳烃的进口石脑油、外采石脑油直接免征消费税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监管部总经理韩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切实提升化工企业竞争力,建议对用于生产乙烯、芳烃的进口石脑油、外采石脑油直接免征消费税。
目前,用做生产乙烯、芳烃原料的进口石脑油,需先在进口环节缴纳消费税,然后再办理退税;大企业集团内部各企业之间用做生产乙烯、芳烃原料的互供石脑油,经过国家税务机关核实后纳入定点直供计划,可以免征消费税;从大企业集团以外采购石脑油(简称“外采石脑油”)用作乙烯、芳烃原料,先由供方企业缴纳消费税和相应的税金,再由需方企业办理消费税退税。
韩峰认为:
进口石脑油和外采石脑油的消费税采用的先征后退模式,均占用了企业资金,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和财务费用,不利于降低原料成本。
他建议:
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将用于生产乙烯、芳烃的进口石脑油、外采石脑油纳入定点直供石脑油适用范围,直接免征消费税。
全国人大代表韩峰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老旧乙烯装置改造升级
近年来,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国内新建乙烯项目竞争力显著提升。未来全球石化行业主要供应量将转为美国、中东和中国“新三角”,我国乙烯当量消费自给率上升将成为明显发展特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监管部总经理韩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乙烯市场需求量较大但自给率不高,建议以提高国内乙烯自给率为目标,结合落后乙烯产能淘汰关停,加大油转化工作推进力度,推进老旧乙烯装置改造升级。
韩峰介绍,2021年,我国乙烯产能4168万吨/年,产量3747万吨,乙烯当量消费5832万吨,自给率约为64%。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石化产业发展,我国乙烯当量消费自给率达到80%是可行的。如2025年国内乙烯需求达到7950万吨,需在“十四五”期间新增乙烯供应2000万吨以上。
韩峰认为,我国乙烯工业稳步发展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规模较小,一般在20万~40万吨/年左右,与当前新建百万吨及以上乙烯装置相比差距较大,经济性、竞争力明显不足。同时,装置老旧导致能耗较高,与国家发布的乙烯装置能效标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装置运行已超过25年,安全风险较高,环保水平较新建装置差距明显。这些老旧乙烯装置迫切需要改造升级。事实上,国内乙烯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老旧乙烯具备产业结构改造升级条件。
韩峰建议:
一是支持炼化企业在当前炼油能力基础上,依托利用现有资源、公用工程设施等,实施老旧乙烯装置改造升级。
二是国家出台相关产业政策,由地方及企业自主审批 “以新代老”、“上大压小”的乙烯改造升级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尹兆林
出台政策支持大型老石化企业转型升级
成品油消费即将达峰、乙烯装置“老旧小散”……经历了70年发展历程,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茂名石化执行董事、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茂湛炼化一体化领导小组组长尹兆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支持乙烯原料能够完全自给的大型老石化企业,实施炼油向化工转型、小乙烯装置扩能提质改造,并尽可能地做大乙烯规模。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长期以来,国内老石化工业基地有力带动了周边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做强,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问题也不断突出——从市场形势来看,国内柴油消费量在2015年已达到峰值(1.73亿吨),汽油消费增速目前明显放缓,预计2025年达到峰值(1.56亿吨),对石化企业形成巨大挑战。挑战之中伴随机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持续提升,对于化工产品的需求随之增长,国内乙烯消费和供应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预计未来10年,塑料、橡胶及其下游制品出口的需求仍将长期保持较高增长率。从企业层面看,一些大型石化企业初建年代较早,炼油、乙烯装置“老、旧、小、散”,技术相对落后,能耗水平通常高于行业标杆水平,产业链较短,中高端产品不多,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去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完善技术改造支持政策,更好发挥政策合力,稳妥推进重点行业存量项目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其中,《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推动200万吨/年及以下炼油装置淘汰退出、30万吨/年及以下乙烯装置加快退出,并鼓励能效介于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之间的企业装置,参照标杆水平要求实施改造升级。
“当前,对大型老石化企业(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以上)进行全厂优化升级,‘减油增化’势在必行,采用新技术对小乙烯装置进行扩能提质改造,是老石化企业,乃至国家老石化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重大意义。”尹兆林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盘活老石化企业存量,推动石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吴惜伟
加快世界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步伐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科炼化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茂湛炼化一体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吴惜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方石化工业数十年发展历程和经验表明,走集约式发展道路、建设高度集中的石化产业区,是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的方向。他建议,加快我国世界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步伐,推动我国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
吴惜伟指出:
全球石化工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现代工业体系。中国石化工业也历经了起步、发展和步入成熟的阶段,成为了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从目前国内形势看,炼油产能虽然过剩,但真正处于世界领先、符合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产能比例还不高;化工产能快速提升,但未来发展空间仍巨大,我国目前人均乙烯需求量只有美国的50%左右,乙烯对外依存率接近50%,尤其是高端化工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还相当高。所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仍然是我国工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吴惜伟建议:
加快世界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把湛江东海岛建成国际知名的石化产业新兴聚集区和中国化工产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型示范区。
“广东湛江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具备成为世界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的一切条件。”吴惜伟说。园区所在的东海岛,是全国第五大岛,面积286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开发试验区,石化产业布局空间巨大;目前岛上有中国石化中科炼化、德国巴斯夫等世界五百强石化企业,石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已经形成;岛上的基础设施十分完备,成品油管线、天然气管线、30万吨深水原油码头均已建成投用,而且东海岛有6.5公里海岸线可用作建设国际一流深水大港,条件十分优越。对于东海岛的有利条件,国家应该统筹进行规划、有序开展建设,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的产业链,加快把湛江东海岛建成国际知名的石化产业新兴聚集区和中国化工产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型示范区。
全国人大代表吴惜伟
科学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政策下的产业调整
“双碳”战略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可能简单靠下任务、摊指标就能实现的。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科炼化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茂湛炼化一体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吴惜伟建议,科学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政策下的产业调整。
吴惜伟表示,实施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能够快速有效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矛盾。然而,去年底有的地方实施了粗暴的“双控”措施,不仅影响了企业生存发展,也给人民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干扰,这种政策实不可取。
吴惜伟建议:
一是始终坚持“稳”的总基调。要正确理解中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要深刻认识到碳中和不光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的综合性问题。切忌搞“一刀切”、运动式地“减碳”,甚至暂停所有新项目审批,这不符合新发展理念,尤其在一些相对落后欠发达的地区,更要科学平衡好降碳和发展、转型和安全的关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双碳”战略落地,不能搞“一刀切”,这样会导致落后地区的发展步入“恶性循环”,加剧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二是加快推进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要求项目进度。实施“双碳”既不能影响能源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不能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为保证新旧产能平稳过渡,国家应坚持“先立后破”原则,首先大力鼓励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对一些工艺先进、技术领先、节能低碳、能顶替进口项目的审批进度,即使是产能过剩也不能对新项目搞“一刀切”不审批,要从源头上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投资建设,在此基础上有序淘汰现存的落后生产能力,从而有效保证产业政策调整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不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是符合当下中国发展实际的路子。
三是坚持目标导向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能源管理,采取奖惩、限制等措施引导企业开展节能技改,采取国内或国际先进的节能工艺与设备,加快淘汰落后技术,提高能效水平。对一些传统行业,要求企业制订分阶段节能目标,引导企业对发展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并为企业节能战略可操作性提供资金和政策扶持,促进企业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还能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企业发展和绿色转型“双赢”局面。
四是加快推进石化行业集约式发展。石化行业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国家实施“双碳”战略落地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走集约式发展道路,建设高度集中的石化产业区,是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的方向。建议借助国家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期,加快推进石化行业科学优化布局调整,按照产业园区化、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生产清洁化、产品高端化的发展要求,加快建设高度集中、大型、世界级、炼化一体化的石化工业区,加快打造几个具有世界一流规模、世界一流竞争力、绿色发展示范的石化产业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吴惜伟
加快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 推动能源化工行业高质量“双循环”
当前世界形势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充满矛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组,国际秩序步入新旧交替的转型过渡期。随着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和WTO仲裁机构停摆,国际经贸规则已从多边走向碎片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商签重量级自贸区和投资协定,试图以区域性高标准协定争夺制定国际经贸新规则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建议加快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推动能源化工行业高质量‘双循环’”,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科炼化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茂湛炼化一体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吴惜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吴惜伟介绍:
为有效应对当前国际经贸局势挑战,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参与和引导国际经贸新规则制定、倒逼国内深层次改革,“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中国正加快建设重量级高标准自贸区,包括刚刚生效的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加速推进中日韩、中国-海合会谈判,积极申请加入CPTPP并尽早启动中欧自贸进程。这些重量级自贸区涉及日本、韩国、海合会、美国、欧盟等能源化工行业重要贸易伙伴,在资源供给、技术合作、产品贸易、投资布局等方面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吴惜伟认为:
能源化工行业肩负着能源安全保障、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化解过剩产能、产品质量升级、新能源投资布局等多重任务和挑战,深度参与自贸区提升战略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他建议:
一是加快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以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开放和高水平自贸区建设,积极推进重量级高标准自贸区谈判,不断扩大自贸“朋友圈”。同时,积极对接CPTPP等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国内改革,推动相关规则在国内自贸试验区的压力测试和复制推广。在加快开放和推进自由贸易中畅通能源资源供应渠道,拓展能源化工企业投资布局空间,开拓更加广阔的一体化市场,稳固和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是在自贸区谈判中,积极征求和听取包括能源化工在内的关键行业和关键企业意见,为国内企业争取最有利的国际发展环境。关键行业和关键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战略性前沿高新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对企业开展自贸区研究工作(特别是新议题新规则)的指导,引导企业改革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和自贸区提升战略相契合,提升企业利用自贸区提升战略机遇的能力。
三是在加快开放和提升开放水平的同时,注重对关键、敏感行业、产业链和产品链的保护。在自贸区谈判中,加强对乙烯链等产业辐射强、就业拉动大的战略基础原材料核心产业链的保护,采取不降税或较长过渡期降税等措施,保障能源化工产业安全。同时,注重保护代表我国能源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的新材料、高端功能化材料以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关键原料与材料。
全国人大代表江寿林
将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
近日,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江寿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洛阳石化是中西部最大的石油炼化企业之一,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加工原料油超过1.6亿吨,上缴税金超过1000亿元。他建议,将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推动中西部地区石化行业走向高端。
江寿林介绍:
洛阳石化目前炼油综合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年,化工装置主要为14万吨/年聚丙烯,化纤板块拥有20万吨/年聚酯生产能力和配套的短纤维装置。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液化气等数十种。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能源企业,洛阳石化在中国石化和河南省的支持下,在稳步提升清洁油品供应能力的同时,着眼“控油增化”政策导向,形成了在“十四五”期间建设百万吨乙烯项目带动中西部地区石化行业走向高端的发展思路。
“在洛阳建设百万吨乙烯项目十分必要。”江寿林说。一方面,华北地区是国内炼油产能过剩最集中的区域,成品油市场竞争白热化,急需布局高端大型乙烯项目实现“油转化”,助推华北地区炼油产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同时还是交通枢纽,对乙烯下游产品和塑料制成品有刚需。目前,国内乙烯项目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的乙烯供需缺口巨大,仅生产聚乙烯所需的乙烯原料缺口量就超过150万吨/年,其中80%由外省甚至境外引入,需要建设百万吨级乙烯项目,填补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乙烯供需缺口,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
江寿林认为:
在洛阳石化建设百万吨乙烯项目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一是近年来中国石化和河南省通力合作,先后建成投用了1000万吨/年炼油结构调整项目、120万吨原油商储基地、年输量1000万吨以上的日照-濮阳-洛阳原油管道,能够为乙烯项目提供充足的原料。二是该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是该项目的装置结构布局、工艺技术选择方面坚持“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原则,其能效、碳排放、水资源利用率、装置设备设施国产化率均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江寿林表示:
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洛阳石化已有近200亿存量资产的作用,大力推动华北地区炼油向化工转型的步伐,有力助推推动河南省地方经济发展。
江寿林建议:
尽快将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纳入国家石化产业布局,满足河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基础化工材料需要,为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成品油市场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李永林:
1、“双碳”战略下推广应用加油站销售监测云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黄河:
1、持续加强成品油市场整治并进一步完善监管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李永林
“双碳”战略下推广应用加油站销售监测云平台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永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石油石化行业顺应“双碳”目标、能源双控要求,在减少石油石化行业碳排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当前成品油流通领域内存在灰色空间,大量不在统计范围内的隐性资源通过社会加油站消化,形成巨大的地下流通市场,给石油石化行业“双碳”战略实施造成巨大障碍。他建议,推进加油站销售监测云平台推广工作,构建加油站大数据监管体系。
李永林表示:
石油石化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扎实推进碳达峰行动。尤其2021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国内炼化行业治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收紧成品油一般贸易和来料加工出口配额,改变“大进大出”的格局,取得了一定等成效。
然而,近3成表外资源游离在政府部门日常管理范围外,社会加油站抓住大部分加油客户不需要发票的特点,大量采购表外资源对外出售,成为表外资源主要消化渠道。社会加油站作弊行为严重影响双碳战略实施。
“‘加油站销售监测云平台’有较好的防作弊效果。”李永林介绍,针对加油站销售作弊行为,2021年,广东、吉林等17省市政府已根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建立加油站销售监测云平台,通过将加油站销售数据实时在线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和查处加油站销售数据作弊行为,压缩了加油站作弊空间。截至目前,广东和吉林已全省上线,贵州、广西、江苏、浙江等地部分地区上线。
李永林建议:
推进加油站销售监测云平台推广工作。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明确牵头部门和工作目标。在总结前期经验基础上,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加油站销售数据作弊行为打击行动。面对新技术、新问题、新形势、新需求,鼓励各地政府通过“互联网+”手段,在加油站销售监管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和研究,迭代优化平台技术路径和方案。建议税务总局和市场监管总局抓住当前成品油市场监管存在主要问题和矛盾,扫除制度障碍,支持各地政府因地制宜推广监管平台上线。构建加油站大数据监管体系。鼓励各地打破“数据孤岛”,在加油站销售监管平台的基础上,与交通、税务、商务、应急、公安、统计以及银行等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形成“加油站监测大数据体系”,提高成品油零售行业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完善数据的统计、分析、发布和使用机制,构建成品油零售行业征信体系,为成品油消费领域“双碳”战略提供可行的路径、方法和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黄河
持续加强成品油市场整治并进一步完善监管政策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黄河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2021年初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及各级政府多措并举加强成品油市场整治,正推动相关产业走向更加规范。他建议在坚持产业治理和市场秩序整治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和配套建设。
黄河说:
成品油市场违规违法经营仍然存在较大危害。不合规成品油资源对能源安全形成长期压力,违规产能顽疾未除,未来仍存在造成供应冲击的隐患,劣质供应不退也难为产业升级腾挪空间。此外,近些年成品油逃税额持续增长,不仅造成了国家财政的严重流失,也影响了先进产能的潜在增长。
“进一步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有利于行业加快低碳转型,提高竞争实力,同时减少社会资源浪费。”黄河说。
黄河建议:
一是一次定性,分批整改,避免断供,彻查到底,列入淘汰计划的落后产能企业分类、分批进行产能退出,同时通过提高企业开工、落实产能建设等手段,保证替补资源接续。
二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维持行业健康发展。以完善全产业链统计为基础,以提升税收治理技术和能力为支撑,以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管控为保障,以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为动力,全面提高炼油与销售全产业链监管水平,推动产业升级,保障能源安全。
三是完善成品油储备机制,优化整合运输网络。同时保障油品质量,针对多客户服务明确管道专油专输及油品质量保障具体措施,降低质量风险。
四是加快推进消费税分配体制改革,营造公平的成品油市场竞争环境。
本文来源于综合公开信息。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
城市群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单元!长三角地区不仅是石化产品消费中心,同时是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关键交汇区域。
2022-02-15 本网编辑
2022年2月9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向标准普尔全球平台(S&P Global Platts)透露,该石油巨头希望利用原油价格飙升的机会,重新开始讨论在中国东北地区建设一个日产30万桶炼油和石化联合企业的联合项目。
2022-02-11 本网编辑
2022年1月7日,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一期项目乙烯装置产出合格产品。至此,镇海基地一期项目完成整体开车,标志着镇海炼化2700万吨/年炼油和220万吨/年乙烯装置全面投入运行。
2022-01-17 本网编辑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28
2024-11-15
2024-10-24
2024-10-23
2024-11-05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