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营炼化企业发展迅速,逐渐打通了炼化至化纤的全产业链流程,实现了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在规模和盈利能力方面都极具竞争优势。但是,随着“双碳”政策的落地,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较大改变,绿色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民营炼化行业在此背景下也急需改革。
当前,以“化工为主、炼油为辅”为特色的浙江石化、恒力石化、盛虹炼化等民营炼化一体化炼厂迅速崛起,并凭借投资体量大、建设快、主体多元等优势开启竞争新格局,行业朝着产业聚集化、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产品高端多元化方向不断转型升级。
“双碳”目标下,炼化行业面临着发展与降碳双重压力。面对低碳转型任务重、炼油能力过剩、市场竞争加剧几重“大山”,民营炼化“头部”企业正在摩拳擦掌迎接挑战。
产能扩张有限
根据统计,2020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9.57亿吨,而国务院颁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这意味着未来5年在产能上只有4.49%的增长空间。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炼化产业的扩张能力有限,单纯的扩大生产规模已经不是目前的发展重点,行业的重点逐渐向生产差异化、功能化、高端化、精细化转变,行业的进入壁垒加大,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有所加剧。
国内大型民营炼化企业项目总规模较大,其中盛虹炼化更是高达1600万吨,是目前国内最大单线产能,更是全球炼厂平均规模的2倍多、国内炼厂平均规模的近5倍。不言而喻的是,化工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意味着“重资产”的特质。毕竟,在原油产业链赛道中竞争,要想掌握足够的话语权,产能与规模是至关重要的。
相较传统炼化企业,当前的大型民营炼化项目正从炼油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变,深加工化工品具有更高附加值。民营炼厂秉承“少产成品油、多产化工品、最大化经济效益”理念,在装置选择和产品结构设计上,重点聚焦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减少了成品油的占比,提升项目整体盈利能力。
逆向垂直整合
目前,我国炼化企业正从主要生产成品油和大宗化工原料,转向多产高附加值油品和高性能化工产品,以延伸产业链,从而进一步拓展炼化行业发展空间。
目前,单纯扩大生产规模或将不再是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生产差异化、功能化、高端化、精细化的下游产品,才是突破壁垒的“杀手锏”。
宏观来看,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发展机制等方面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疫情防控较紧张的2020年上半年,我国仍然进口了3400万吨有机化工材料,主要为国内空白的高端化工材料,原因在于国内相关技术有待突破。
炼化一体化项目打通了炼化至化纤全产业链流程,上下游协同发展,从终端到上游的逆向垂直整合,更具竞争优势。虽然进步很快但是到‘十四五’末或2030年,国内主要石化原料自给率将不断提高,供不应求现象得到缓解,这会使得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大。
聚酯行业优势明显
理论上,石化行业的所有子行业均可能实现炼化一体化发展,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纵向联合,但是,从过去几年的发展来看,聚酯行业的一体化发展更加迅速,并且优势较为凸显。聚酯行业与上游炼化的协同度较高,以典型的2000万吨炼化为例,其主要产品中450万吨PX和180万吨乙二醇都可被下游聚酯产业链内部消化,占到其全部化工品产量的67%。
在上一轮的炼化发展中,民营企业大多以聚酯为起点,实现向上的延伸,目前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恒力石化、恒逸石化、荣盛石化等企业均已打造了“炼化-芳烃-PX/乙二醇-PTA-纺丝”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聚酯行业的向下延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十四五”期间,民营炼化企业将发展重点聚焦于“新材料”领域,布局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寻求发展的“二次成长曲线”。
恒力石化一方面通过做大和完善中上游产业布局,进一步扩大高端化工原材料的业务支撑和发展壁垒作用,使得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宽,为下游产业拓展预留空间路径;另一方面,通过做精和强化下游,推动技术研发线路越来越精,独门绝技、拳头产品和专业领域越来越多,实现从原料到工艺到市场的高效渗透与深度链接。
新材料发展前景广阔
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的先导和基石,是“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更是国家科技水平的前瞻性指标。从下游需求来看,“双碳”政策的推进,促进了能源结构的升级及消费结构的转变,推动了国内可再生资源、新能源汽车、5G技术、消费电子及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化工新材料需求的提升。2020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量为2700万吨,但消费量高达3800万吨,供给和需求量相差1100万吨,化工新材料的自给率仅为71%。目前,我国的诸多炼化企业已经积极布局新材料。
比如恒力石化一方面通过做大和完善中上游产业布局,进一步扩大高端化工原材料的业务支撑和发展壁垒作用,使得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宽,为下游产业拓展预留空间路径;另一方面,通过做精和强化下游,推动技术研发线路越来越精,独门绝技、拳头产品和专业领域越来越多,实现从原料到工艺到市场的高效渗透与深度链接。
除上述例子外,行业内还有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转型的重要性,积极布局新材料项目。如果说大炼化企业之前的发展是依靠政策的支持,那么此次的转型将为大炼化企业未来发展持续注入生命力。
过去10年,民营炼化以聚酯为起点,自下而上进行纵向一体化突破,实现从“一滴油”到“一根丝”全产业链布局的同时,做大和完善了中上游产业。进入“十四五”,民营炼化企业瞄准国内“新消费”和“硬科技”催生的化工新材料领域,依托上游“大化工”平台提供的丰富“化工原料库”,布局下游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开启新一轮成长。
总体来说,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进,民营大炼化行业的发展“危”“机”并存,炼化行业的产能扩张受到限制,叠加外资的进入,国内炼化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急需转型。因此,诸多炼化企业在目前的一体化产业链基础上向下延伸,积极布局新材料项目,寻求发展的新高地。在未来的发展中,大炼化企业需要加强研发与生产能力,灵活调整发展战略,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产能平衡,坚持采用新技术,加强产品的深加工以及技术和工艺改进,加快新材料项目的布局,切实提升炼化企业的竞争力,实现长期绿色发展。
“流程工业”微信公众号原创编写。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
2022年4月7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2022-04-09 本网编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应急部、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便于理解《意见》,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2022-04-08 本网编辑
日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共同发布的“中国石化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石化化工行业在现行情景下排放量无法实现2030年前达峰,而通过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和低碳技术改造、低碳循环及高效利用等途径可以实现行业减排。控排情景下,行业预计在“十五五”末左右实现碳达峰。
2022-04-06 本网编辑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28
2024-10-24
2024-11-15
2024-10-23
2024-11-05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