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矿产方面,2021年我国煤炭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2078.85亿吨,石油储量36.89亿吨,天然气储量63392.67亿立方米,煤层气储量5440.62亿立方米,页岩气储量3659.68亿立方米。
《报告》显示,我国地质找矿不断取得突破,矿产资源家底进一步夯实。2021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6亿吨。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油气地质勘查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和渤海湾等多个盆地勘探取得突破。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取得重大进展,2021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95处,其中大型38处,中型34处。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司长 鞠建华:2021年我国矿产勘查投入和采矿业固定资产实现了正增长,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6亿吨,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合计超过了1.6万亿立方米,主要矿产品产量保持了持续增长,为基础原材料供应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由降转增,主要矿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增长,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的成效显著。
具体来看,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2021年由降转增,比上年增长10.9%,而2020年同期为下降14.1%,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6.0个百分点。在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煤炭、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1.1%、26.9%和1.9%,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2%,但比2019年下降约三分之一;非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6.9%,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我国能源生产增速加快。2021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43.3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2%。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占67.0%,石油占6.6%,天然气占6.1%,水电、核电、风电、光电等非化石能源占20.3%。能源消费总量为52.4亿吨标准煤,增长5.2%,能源自给率为82.6%。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改善。2021年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56.0%,石油占18.5%,天然气占8.9%,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占16.6%。与10年前相比,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了14.2个百分点,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了8.2个百分点。
2021年,我国铁矿石产量9.8亿吨,比上年增长9.4%,表观消费量(国内产量+净进口量)15.2亿吨(60%品位标矿);粗钢产量10.4亿吨,下降2.8%。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品中,铜精矿产量185.5万吨,增长10.9%;铅精矿产量155.4万吨,增长16.9%;锌精矿产量315.9万吨,增长14.1%。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477.1万吨,增长4.7%;其中精炼铜1048.7万吨,增长4.6%;电解铝3850.3万吨,增长3.8%。
《报告》显示,今后10到15年,我国矿产资源需求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必然带动新能源新材料矿产需求的快速增长。全球能源体系将从燃料密集型向材料密集型转变,矿产资源也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能源网综合自央视网、期货日报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2022年9月16日16时36分,由寰球大庆公司总承包的中国石油首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工程——天利高新石化20万吨/年EVA装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16时56分顺利产出高压聚乙烯产品,打通全流程。
2022-09-20 寰球大庆公司
哈萨克斯坦石油化工综合体项目位于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州,规模为年产50万吨聚丙烯,是哈萨克斯坦首个大型化工项目,也是首个聚烯烃项目
2022-09-16 中国天辰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公司于2022年9月5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集团)转来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无偿划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份的通知》
2022-09-12 本网编辑
2024-10-28
2024-11-15
2024-11-05
2024-11-14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18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