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盛国泰是一家专业从事氢能产业的科技企业,是深圳市重要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平台,业务涵盖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氢站、园区开发、车辆运营、技术咨询等氢能产业,致力于打造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成为全国领先的氢能产业发展平台。公司燃料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围绕主营业务开展了加氢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氢能产业集聚园区开发、新能源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业务。公司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全国第一的氢能源科创和应用平台,打造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推动全国的氢能产业发展。
兴邦能源是从事氢燃料电池电堆、氢燃料电池模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总成、氢燃料电池电堆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搭建碳积分物联网运营平台的专业公司,是加拿大多名加籍华裔工程师共同组建的江苏省最早的氢燃料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从2015年11月份开始,引进国外技术团队,并与巴拉德、丰田等国际企业签订协议并建立合作关系,而且共同在全球推广氢能产业发展。兴邦能源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核心部件产品,与国际最先进技术处于同一水准,产品完全可替代进口。
2016年8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科技部把江苏盐城作为氢能商用车推广的五个示范城市之一,兴邦能源承接了联合国在盐城的示范项目,与南京金龙合作,成功开发了10米、12米氢燃料电池公交巴士,车辆及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产品经国家检测全部达标。目前,联合国示范项目的1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运行良好,累计行驶距离接近200万公里,为江苏省及盐城市的交通脱碳和绿色能源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发电与供热、交通运输、制造业与建筑业三个领域,分别占比43%、26%、17%。相较于工业、建筑等领域,交通领域成为各国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全球脱碳大潮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响应联合国的号召,相继作出碳中和的承诺,并将交通运输业作为重点脱碳对象,以我国为例,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终端碳排放的15%,过去9年年均增速在5%以上,预计到2025年还要增加50%。在这样的背景下,“公交优先”上升到了国家高度,“绿色出行”已然成为全面共识。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交通运输领域是碳排放大户。中国碳排放占到了全球碳排放的27%,居全球第一,其中交通领域碳排放又占了全国碳排放总量的7.5%左右。管控好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对我国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
未来三年,兴邦能源与中盛国泰将共同制定氢能交通脱碳发展规划,合作推广并交付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5000辆”、“10000辆”规模化路径。此次兴邦能源与中盛国泰的强强联合,将为交通脱碳目标的达成提供新的解题思路,并逐步参与到零碳城市的深度建设中,有望实现优势资源赋能,合力推进氢能产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为中国的氢能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文章内容来源兴邦能源,图片来源:兴邦能源,转载平台:兴邦能源微信,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邢海涛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2022年9月6日,东华能源公告披露,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未来五年内预计投资超千亿元共同打造零碳产业园。此外,双方还将在绿色制氢以及储运领域发力。而且,中核集团还有意成为这家聚丙烯龙头的战略投资者,计划持股比例为5%-15%,并派驻董事参与公司董事会。
2022-09-13 本网编辑
2022年9月2日,中国石化发布实施氢能中长期发展战略,加快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远期力争成为世界领先氢能公司的发展目标
2022-09-06 本网编辑
近日,必维集团作为全球知名第三方认证机构,欧盟知名公告机构,在法国国家认可委员会及中国认监委的双重监督框架下,为其战略合作伙伴中船派瑞氢能颁发全套设备出口欧盟CE认证证书,出口产品涉及电解槽等。
2022-08-22 必维
2024-12-17
2024-12-24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7
2024-12-20
2025-01-10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