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工程总占地面积为281228m2。项目总投资63.32亿元,由新能源与制氢合成氨两部分组成。
采用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空分制氮生产合成氨,风光发电工程装机量800MW(其中风电700MW、光伏100MW),配套建设40兆瓦/80兆瓦时储能装置,制氢32万吨/年,合成氨建设规模18万吨/年。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被吉林省政府和国家电投集团列为2022年重点项目,按照“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源网荷储一体化”全产业链设计,投产后年减碳排放约65万吨,其绿色产品将优先在吉林省内应用,助力吉林省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电股份”),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国能源类A股上市公司,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控股,管理资产总额747亿元,管理装机规模1201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69.5%,经过连续10年的清洁低碳发展,公司现已成功转型为以新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上市公司。
氨是世界上生产及应用最广泛的化学品之一,市场规模约为1.8亿吨/年,海运贸易量约为2,000万吨/年,与氨相关的储运法规、标准和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我国合成氨的产量一直在5000万吨左右占全世界产量的1/4,大部分都用于生产尿素以及其他化肥,部分被用于生产化工材料,如铵、胺、染料、炸药、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
绿氨是极具前景的氢能发展方向,由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绿氢,绿氢和氮气催化合成氨是最先实现绿氨工业化生产的技术路线。一方面绿氨可以作为绿氢的载体,解决氢储运难题;另一方面,绿氨也可以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或者作为燃料燃烧。
防爆更安全
存储更简单
氢如果需要在常压下保持液态形式,则需要将环境温度继续降至零下253℃。这不仅将耗费大量的能量制冷,并且由于内外温差大,氢的气化不可避免,50立方米的储氢罐一般会以每天0.4%的速度发生蒸发。
氨的临界温度高达132.4℃,此时的临界压力也仅11.298MPa。氨可以在8.58个大气压下、温度为20℃的环境中以液态的方式储存,也可以在常压、温度为-33℃的条件下储存液氨。因此,氨的储存比氢的储存更简单。
输运更有优势
氨的体积能量密度是液氢的两倍。在同样的容积内,能够输送的氨能蕴含能量高一倍。另外,液氢的保存温度非常低,这需要非常厚的保温材料。一辆液氨槽罐车载氨量可达30 t(约含5.29 t氢),长管拖车载氢量不到400 kg。因此运氨成本(约0.001元·kg-1·km-1),也较运氢成本(0.02~0.10元·kg-1·km-1)呈数量级降低。
在作为绿氢储运载体之外,绿氨本身也是重要的能源。2022年2月,国家能源局《“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发展氨储能技术;8月,工信部《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氨燃料概念。国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探索氨用于高温窑炉燃料,氨燃烧发电,氨燃料船舶,氨燃料电池等。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布局超40个绿氨项目,全球绿氨规划总产能已超1500万吨/年。国际能源化工巨头BP、道达尔、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已经入局绿氨赛道;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投、京能集团等国内能源巨头也在“三北”地区陆续布局多个绿氨示范项目。
文章内容来源龙源设计公司、全球氢能等公开信息,图片来源:全球氢能,转载平台:龙源设计公司微信,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邢海涛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近日,万华化学聚氨酯硬泡回收中试装置开车成功,再生聚醚产能为60吨/年,这是万华化学实施聚氨酯回收再利用的里程碑,开辟了处理废旧聚氨酯泡沫的新渠道,深入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2022-10-31 本网编辑
2022年10月12日,科思创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破土动工新建一个世界级规模的苯胺生产设施。随着产能的扩张,该公司正在加强其聚氨酯泡沫原料MDI的欧洲生产网络。
2022-10-19 科思创
2022年9月21日消息,科思创宣布对其亚太区(除日本外)面向家电行业的定制化聚氨酯事业部的产品组合进行调整,以应对该地区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2022-09-24 本网编辑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28
2024-11-15
2024-10-24
2024-10-23
2024-11-05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