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公告日,焦卫先生未持有公司股票。根据《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 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焦卫先生的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其辞职不会影响公司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
收购事项获山东省国资委批复
就在2023年2月12日,齐翔腾达收到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能新材料”)出具的《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关于要约收购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事宜进展情况的告知函》。告知函称,本次要约收购系山能新材料作为重整投资人通过重整程序取得淄博齐翔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翔集团”)80%股权,进而间接控制齐翔集团所持有的齐翔腾达45.91%股份而触发。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次要约收购事项已获得《山东省国资委关于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取得齐翔腾达控股权的意见》(鲁国资收益字〔2022〕50号)批复同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本次要约收购尚需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经营者集中审查,相关审查事项尚在正常进行过程中。
齐翔腾达于2022年11月14日披露了《重整计划》相关的多个公告。若《重整计划》顺利执行,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公司控股股东仍为齐翔集团,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山能新材料,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开资料显示,山能新材料是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
齐翔腾达产业布局
2022年10-11月,自8 万 t/a 丙烯酸装置及 1 套产能为 6 万 t/a 丙烯酸丁酯装置、30万吨PO装置相继投产后,公司C3产业链各个环节正式打通。另外,其丙烷原料主要采用齐旺达所属的齐港码头进口货源。
PO项目:30万吨/年HPPO法的PO装置,引进德国赢创、蒂森克虏伯共有的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技术。丙烯酸及酯项目:位于山东淄博市齐鲁化学工业区,齐翔腾达新厂区内,占地面积46666.7m2,项目总投资 3.7亿元,主要建设1 套产能为 8 万 t/a 丙烯酸装置及 1 套产能为 6 万 t/a 丙烯酸丁酯装置等。
那么,齐翔腾达PDH装置产能是否能满足下游装置需求?据分析,其PDH装置丙烯产量为 70 万 t/a,其中 22.8 万 t/a 丙烯供在建 30 万t/a环氧丙烷项目使用,剩余 47.2 万 t/a 丙烯,其中 5.28 万 t/a 供本次拟建项目使用,拟建项目建成后最终剩余41.92 万 t/a 丙烯外售。
图 齐翔腾达丙烯下游供应流向
齐翔腾达2022年预计净利同比下滑超60%
齐翔腾达1月20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98亿元~8.37亿元,同比下降65%~75%;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至0.3元。
报告期内,一方面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全年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原料价格持续高位,压缩产品利润;另一方面受疫情持续反复影响,特别是第四季度,疫情因素导致下游开工率低迷,需求偏弱,产品价格持续下行,销售压力增大。
欢迎一起探讨
齐翔腾达成立于2002年,是全球产能最大的甲乙酮和顺酐生产企业,在碳四这个细分领域深耕20年,将甲乙酮和顺酐做到全球龙头地位,同时打造了一条完善、高效的碳四产业链。
“曾经”被看好下一个“万华化学”,但是看到近几年齐翔腾达因为投建项目较多,资产负债规模快速扩张,股权也多次发生变更,如今被山东能源新材料收购,是否将迎来新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内容来源东方财富网、烯烃及高端下游,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2022年11月13日晚,齐翔腾达公告,目前公司控股齐翔集团重整程序已转入执行阶段。根据《重整计划》,雪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齐翔集团80%的股权将让渡予齐翔集团重整投资人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山能新材料”)。
2022-11-16 齐翔腾达
2024-12-17
2024-12-24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7
2024-12-20
2025-01-10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