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化工区两套重要装置——40万吨/年2#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和30万吨/年5#聚丙烯装置桩基开工建设。
40万吨/年2#全密度聚乙烯装置,采用中国石化科技开发公司提供的SGPE气相法聚乙烯先进技术,有效提升装置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塑料材料的迫切需求。该技术的引入,体现了中国石化在聚乙烯生产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推动国内石化工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30万吨/年5#聚丙烯装置,采用了中国石化多相结构聚丙烯釜内合金成套技术,可以大幅提升聚丙烯装置产能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多用途聚丙烯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标志着中国石化在聚丙烯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达到了新高度,在聚丙烯材料市场赢得更大优势与发展空间,有力推动我国石化工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两套装置占地面积76800平方米,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承担EPC总承包。施工周期为735天,预计在2026年12月建设完成。该装置项目的建设投用,将有效推动茂名石化装置安全生产和整体效益提升,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11月17日,广东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全面开建,总投资300多亿元,预计2026年底建成投产。
2023年7月12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关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核准前的公示》。
中石化茂名分公司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
项目信息
据了解,该项目茂名石化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007403.0万元,建设地点为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茂南石化工业园区,建设周期为36个月。资金以企业自筹,其中项目资本金占30%。
项目建设规模以及主要内包括:在不新增炼油能力前提下,对炼油部分实施适应性改造,淘汰退出现有36万吨/年乙烯装置,新建10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装置。
该项目于2021年4月1日,广东省能源局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予以公示。2021年公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改建30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配套烷基化、MTBE、馏分油加氢、环保橡胶油和蜡膏蜡下油加氢等装置;将乙烯产能从100万吨/年提高至164万吨/年,配套乙烯下游配套建设10套化工装置,包括:50万吨/年1#裂解汽油加氢装置、30万吨/年2#芳烃抽提装置、14万吨/年3#丁二烯抽提装置、40万吨/年2#全密度聚乙烯装置、30万吨/年2#环氧乙烷装置、20万吨/年4#聚丙烯装置、30万吨/年5#聚丙烯装置、24万吨/年双氧水装置、3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50万吨/年ABS装置。其中1#裂解汽油加氢装置为异地还建,其余9套装置均为新建装置。化工部分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的主要新建工程包括罐区、汽车装卸设施、消防泵站、消防站、循环水场、净水厂(异地还建)、区域变配电、脱盐水及冷凝水处理等设施,改扩建工程包括空压改造、分析化验等。厂外工程为新增进厂原水管道及配套设施。
文章内容来源流程工业,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方言传情,共贺2025。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家乡的记忆与温情。不一样的新春配上特别的方言版新春祝福,想必大家听起来会更亲切,也更容易被记住。
2025-01-06 流程工业
2025年1月1日上午9时许,中石化(河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炼化公司)运营揭牌活动举行,这是“分转子”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河南炼化公司正式全面投入运营。
2025-01-06 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公司
随着绿电电价下降与相关电解技术、合成氨技术的成熟,绿氨成本将持续下降;绿氨降本空间:长期依靠清洁电力成本降低,中短期可通过工艺的革新优化生产流程快速降本(新一代柔性工艺的应用有望带来绿氨的快速平价与更低的成本下限)
2025-01-06 云道资本
2024-12-17
2024-12-24
2025-01-08
2025-01-08
2024-12-16
2025-01-07
2024-12-20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