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伊始,一个充满挑战的绿色征程在白山松水间拉开帷幕。
1月1日,吉林省成为全国首个“禁塑”省份,“禁塑”之战正式打响!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
禁塑令的实施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百姓消费是否认可,执法检查是否到位,替换商品能否满足供应需求?1月1日禁塑令推行后,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到吉林省各地,对禁塑令的实施进行了走访。
各地全力响应,宣传、督导、检查样样不落
1月1日一大早,吉林全省工商基层执法人员全面出动,对各自辖区商家及塑料制品的证照、台账、标志、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并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宣传“禁塑”环保理念。
记者跟随吉林省工商调查组到长春市部分农贸市场、超市走访时发现,很多大型商超都在醒目位置摆放了“禁塑”宣传展板。在位于南湖大路的华润万家超市,火红灯笼装饰的节日气氛里,白绿相间的“禁塑”宣传板特别引人注目。
“保护地球,减少白色污染!为了你我的健康,为了食品安全,禁塑有你有我。”导购台旁边,一位小朋友正在妈妈的教导下,念着宣导牌上的话语。
在“禁塑”开始前一周,吉林省各县市就开始了“禁塑”的集中宣传部署工作。在延边州图们、龙井等县市举行了禁塑令动员大会,组织人员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详细介绍相关规定和塑料制品的危害,并对现场群众和市场主体提出的疑问作出详细解答。
在长春市百屹商场,门口有宣传禁塑令的大幅贴纸广告。不少商户纷纷表示,商场最近积极宣传禁塑令规定,并帮他们联系生产、销售可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盒的企业,帮助集中采购。
在一家销售饺子的摊位,柜台上摆放的塑料餐盒和塑料袋引起了调查组的注意。经检查,塑料袋是可降解塑料袋,但餐盒使用的却不是可降解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对可降解和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盒混用的情况,他们一般先说服教育,如拒不整改,则会按照《吉林省禁止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规定》,对商户进行处罚。
从2015年1月1日至10日,吉林省工商局组成7个督查组,到市县局跟进督查监管情况,将采取不发通知、不听汇报、直达现场的方式,进行专项督导。督查中发现工作不力、行动迟缓、效果不佳的,将在全省系统通报,并通报当地政府部门。
企业开足马力,商超、质监、流通多方积极配合
禁塑令的实施,需要生产、流通、销售等多环节的通力配合。从“限塑”到“禁塑”,吉林在发展中发现、在行动中探索,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抓住发展先机,开启了绿色发展新征程。
在长春必可成生物材料公司车间,10多套崭新的生产线开足了马力,一桶桶生物基材料正沿着生产线变成一个个生物可降解塑料袋,厂房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气氛。在不远处的物流区,包装好的产品正等待装车,运往吉林省内各地。
记者在长春生物基材料创新产业基地看到,盛达生物、浙江海正、山西金晖等多家企业也在加紧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具。目前,已投产和即将投产的聚乳酸下游制品企业达10家,加上即将落户的中粮生化年产3万吨聚乳酸项目,以及正在开展聚乳酸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长春大成集团,吉林的聚乳酸产业已粗具规模,完全可以满足禁塑令实施后的替代产品生产需求。
据吉林省商务厅调研员魏大伟介绍,在“禁塑”开始前,省商务厅就已经对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金融场所进行广泛的调研,并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吉林全省47万商贸从业人员积极响应禁塑令的要求,参与到“禁塑”工作中来。“省商务厅还制定奖惩措施,将在包括早餐工程、农超对接、万村千乡、再生资源等17项政策上,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认真贯彻禁塑令的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没有执行禁塑令的企业,将取消政策扶持资格。”
在质量检测方面,吉林已经建立了聚乳酸制品标准体系,已有3家检测部门建立了聚乳酸检测平台。吉林省质检院轻化部的副主任李军英介绍:“一般来说,7个工作日可出具聚乳酸含量检验报告,然而通过快速检测方法,2个工作日就可以了。”
市场反映良好,销售价格、存货问题亟待消纳
“贵了点儿,但因为更环保,多几毛钱也值了。”在吉林市大润发超市,市民张先生对禁塑令十分支持。
“这花花绿绿的塑料袋污染太大了。”白山市民苏秀说,“我觉得现在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盒挺好,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伴随着百姓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不少消费者表示,如果不能自己准备环保袋,愿意购买环保的可降解塑料袋。
长春百屹商场经理孙莹莹表示,现在商户都已经使用了可降解塑料袋,但由于不可降解塑料袋销售源头没有封死,加上商户手中还留有不少存货,所以确实存在混用的情况,“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堵死不可降解塑料袋的源头。另外,还有部分商户和顾客普遍反映,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偏高,希望未来能降一降。”
在这里,一个全民抵制“白色污染”的行动正轰轰烈烈地展开。带着人们对绿色生活的美好期望,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