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城市垃圾有人打扫,而农村的生活垃圾却直接扔在路边,或者露天堆放在房前屋后,“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成了几十年不变的风景。 继“垃圾围城”之后,“垃圾围村”又成为一个社会焦点,它不仅污染着农村的绿色生活,更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农村环境破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垃圾围村,一个无可回避的难题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们越来越富,污染却越来越重。据有关部门近两年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90%的村庄垃圾随处堆放,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近3亿吨,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村头绿枝静默,八只同为绿色的环保垃圾筒一字并排桥上,桥下却是一派污水肆横、垃圾杂乱堆积,这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垃圾围村”课题实践队员们走入青岛市开发区一个叫做辛安的村落时所发现的景象。“这是辛安前河,早些年还很干净,现在不行了,大家都捂着鼻子从桥上过。”村头几个坐在一起闲聊的老大爷告诉我们。沿着河岸往村里走,我们发现几乎河堤上的垃圾就没有断过。每个巷子口都歪斜的摆放着几个垃圾桶,大部分的垃圾桶还没有装满,但是桶周围的地面上却是一片垃圾狼藉,顺着河堤蔓延到河里。“对生活肯定有影响,一到夏天这(恶臭)隔一条街都能闻到。”坐在屋外绞线的赵大娘如是说。我们经过一天的实地考察发现这个村庄的环境不容乐观,大多数农户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庭院的角落里堆积堆积着秸秆和菜叶,苍蝇随处飞舞;房前屋后更是放着着大量生产和生活垃圾,散发着恶心呛鼻的气味。
“文明村”不文明 “模范村”非模范
在朱戈庄村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放调查问卷78份,收回有效问卷70份,在对待日常生活垃圾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上,31.1%的居民选择随意丢弃。这是长时间以来,村民难以改变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这种环保意识的普遍淡漠,是产生“垃圾围村”的一个重要因素。
队员们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垃圾箱明明就在桥上放着,垃圾却被倒在了桥下的河道里。吃完雪糕包装纸随手一扔,喉咙不舒服随地一吐,几乎成了多数村民无意识的行为,有的村干部甚至认为“农村就这样”,结果见惯不怪。路边的垃圾等凑够一堆就“一把火烧了”,或者扔到河道里,“水一冲就没了”。有些挂着“文明村”、“模范村”的居委会门口就被垃圾堆包围,真是一种讽刺性的对比。
城市垃圾转移 让人有苦难言
近几年,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城市垃圾的增长速度也足以让人目瞪口呆,截至2010年中国97%的城市垃圾无法处理,只能堆放或填埋,首都北京垃圾日产量18400吨,而这些城市垃圾至少85%掩埋在乡村。
在开发区台子沟村的考察的时候,在家务农的赵大爷向我们诉苦,山沟沟里垃圾山从天而降,植被都压在了下面。“昨天经过这里还好好的,今天一大早出来(垃圾)就在这了。”赵大爷边走边告诉我们,在山坡后的树林里我们找到了这堆垃圾,随后我们来到台子沟居委会了解情况,赵主任告诉我们说,“都是城里的垃圾车,在半夜没人的时候倒在这里的,我们也没办法,总不能天天守着啊。”居委会的无奈我们能够理解。
经费不足方式落后 政府也有难处
在走访、考察多个农村之后,我们带着问题来到青岛市开发区环保局寻找答案,负责新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官局长告诉我们,“建成一个正规的垃圾处理场至少需要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资金,靠村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这些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经济普遍困难的现状下,垃圾处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整个中国八亿农民等国家投入资金、靠政府解决问题,确实工程浩大。
目前,大部分垃圾的处理方式就是填埋,有的地方图省事就直接堆放在露天的郊外,风一吹结果到处都是。农村垃圾处理经费不足、处理方式落后也是造成“垃圾围村”的一个重要因素。
改变始于意识,让绿色净心环保进村
近几年,农民富起来了,告别了茅草土屋,告别了农家大院,大多都住上了红砖绿瓦的新房,生活方式也紧跟城市步伐。以前农村里没有的精美的塑料包装、橡胶、玻璃等化工产品,现在却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然而农民对待垃圾处理的观念和方式却没有跟上这种改变,还是一味的扔在田间地头或者河边,这无疑是农村环境的最大杀手。
改变村民的卫生习惯,提高村民的思想意识。经济要发展,环保要先行,进一步提高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认识,才能加强多方配合加大力度拯救乡村。
户分类 、村收集、镇运输、市(区域)集中处理
“去年青岛市出台了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方案,提出到2013年,市郊五市建立起完善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市(区域)集中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在农发局,新农村经济建设办公室主任找到相关文件,向我们介绍说。
根据该方案,青岛将加快推进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方案还提出,市郊五市将按照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研究探索垃圾分类处理的有效途径。从垃圾产生的源头抓起,以农户为责任主体,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对易降解的有机垃圾,村庄可建沤肥池或进沼气池处理后返田;有价值的回收物由保洁员进行统一回收;建筑垃圾铺路填坑;其它垃圾进入垃圾处理系统。
这也许是农村垃圾最好的出路,但是在资金、技术还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解垃圾之围,还农村青山绿水
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农村清洁工程的一部分,是一项有益于农民身体健康的长期性公益事业,也是一项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惠民工程。如今农村垃圾的出路已经找到却也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会相信完成突围,还农村青山绿水。
跟帖
查看更多跟帖 已显示全部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