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海上医疗保障体系现状调查

发布时间:2014-09-10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挺进深水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海上活动日益增多。仅以中国海油渤海油田为例,从今年年初到6月就有近1.5万人在远离陆地的海上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

 空中与陆地联合紧急转运病人演习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挺进深水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海上活动日益增多。仅以中国海油渤海油田为例,从今年年初到6月就有近1.5万人在远离陆地的海上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

茫茫大海,没有医院,没有救护站。数以万计的生命在这蓝色国土上由谁保驾护航?

海洋石油总医院,一家在国内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医院,虽然陆地医疗等级为二级甲等,但它及其所属的"海上医疗急救中心",却被国际SOS组织称为"令人惊叹的中国海上救援力量",被中国首席急救专家李宗浩教授赞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训练有素的海上医疗急救队伍"。

专业的现场医疗服务人员260多名,服务覆盖海上作业点、陆地终端120多个,每年接诊患者7万余人次,紧急转运海上重症病人60~70例,择期转运病人40例左右,伴随着中国海油海上勘探开发同生的海上救护力量,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逐渐构筑起了蓝色国土的生命防护墙。

军地企、海陆空,立体搭建海上生命救护网

2014年4月7日上午9时10分,渤中29-4油田C平台一员工剧烈腹痛,请求临近的"渤海自立"号平台医生进行紧急诊断和救治支援。20分钟后,油田守护船从C平台运载病员抵达"渤海自立"号,海上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病情比较严重,需紧急送往陆地,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平台安全监督启动转运应急程序,申请直升机运送病员。

塘沽机场,直升机获令紧急起飞;总医院相关专科大夫、护士第一时间准备就绪,带着急救装备随急救车前往直升机场待命接人。80分钟后,伤员到达陆地,由急救车迅速转至总医院就诊。医院内早已待命的急诊科大夫第一时间为病员进行了诊治。经诊断,病人所患的急性胰腺炎对救治时间要求极高,若救治不及时,一旦转为重症坏死性胰腺炎,病死率达50%甚至更高。

由于得到及时治疗,这位员工已完全康复,重返工作岗位。也许他并未想到,助他转危为安的是一张海陆空、军企地共同搭建的生命守护网。

"保障每一名出海员工的生命安全,是海上医疗保障体系极力坚守的目标。具有专业救治能力的海上医生、畅通的海上应急救援通道、军企地的陆地后方保障网络,是这个体系发生功效的关键。"总医院院长胡明秋说。

海上医生--只要超过15人的海上平台和船舶都配有专业的海医,28天一倒班,随队保障人员健康。目前渤海油田近120多个海上作业点和陆地终端,有近260多名现场医疗服务人员。他们以全科技能、应急救治见长,成为海上生命及时救治的第一道屏障。

海上应急救援通道--海陆空联动,海上守护船、空中直升机、陆地急救车、专门适用于海陆空转运的医疗急救装备,都为海上紧急通道的畅通提供了最有效的装备保障。借助海洋石油自有的生产运输装备和医院急救资源,可调用直升机8架、海上拖轮及守护船80多艘、急救车5辆。同时,通过与军方有效的沟通,能确保海上紧急转运通道的及时、畅通。此外,依靠QQ等互联网通讯手段进行的远程会诊也能使病患在现场得到更加及时的救治。

军企地共建后方保障网络--目前总医院已经与环渤海三省两市(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及青岛、烟台、深圳等沿海城市的几十家当地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与海军总医院等部队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军地企共建的海上立体生命救护网引人注目。"李宗浩说,军地协同是各国海上医疗救护体系的一般构架。中国海油作为海上经济活动的从事者,通过不断强化海上医疗保障能力为我国传统的海上救护体系增添了新的保障。

国际化、专业化,打造海上医疗"小航母"

中国海油的海上医疗保障体系,从发展之初就带有浓厚的国际化色彩。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从国外引进"渤海二号"等钻井装备的同时,也将海上医疗保障的做法引了进来。

1980年,中日、中法石油合同签订,拉开渤海油田对外合作的序幕。中国海油在合作中得到强化的不仅是国际化的生产管理理念,还有"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和海上医疗保障理念。

2002年,渤海油田迎来菲利普斯、科麦奇、雪佛龙等国际石油公司进行合作勘探开发,总医院加强了专业化的海上医疗管理体系建设并取得英国劳氏公司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正式走上国际化的海上医疗救援道路,遵循国际惯例从事专业的海上救援服务。

近些年,总医院持续加大与具有国际急救培训资质单位的合作力度,为骨干人员提供参加ITLS(国际创伤生命支持)和美国心脏病协会的BLS(初级生命支持)、AC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等课程培训的机会。目前,海洋石油总医院共有27人取得国际ITLS证书、33人取得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培训证书,在提升海上整体医疗救护水平的同时,也为赢得外籍员工的信任提供了资质保障。

为将海上应急救援做细、做专,总医院针对近些年海油水下施工作业逐渐增多的生产实际,自2005年以来,分3批培训了30名潜水保障医生,成为目前国内潜水保障医生最多的医疗机构,保证了员工水下施工的安全。

作为主任会员机构,海洋石油总医院还联手中华航海医学会环渤海分会和近海医学专业委员会,通过举办会议和签署协议,不断加强与沿海30多家医疗机构的沟通和应急医疗网络建设,提高国内海上应急救援的专业化程度。

除此之外,总医院还在专业化的体系建设和管理上着力。通过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总医院在出海医疗服务程序、海上医疗应急计划及标准流程、海上医疗配置要求、服务质量监督等各个环节建立起了严格的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海洋石油总医院医疗急救中心主任周茂森说:"海医个体的背后,是专业化的制度支撑和强大的系统保障。"

"未来,我们还要对标国际SOS组织,加强与他们的合作,进一步规范海上医疗服务的管理,建立起反应迅速的后方应急支持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建立和完善24小时应急支持系统,完善陆地医疗急救站网络建设;我们还将根据海上油田的分布情况,建立海上区域医疗急救站,并拓展海上医疗服务内容,更重视员工健康管理;此外,我们还希望逐步建立起国际水准的急救培训基地,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海上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心。"说起专业化的发展规划,胡明秋踌躇满志。

增数量、提质量,锻造国内一流的海上医疗保障队伍

对于海医而言,他们所要面对的和牺牲的,比陆上医生多得多。

海上平台,寸土寸金。一个海上医务室,只能驻守一个人,这就意味着海医必须是全能手。由于海上医疗条件所限,医务室一般不配备B超、X光、生化等设备来辅助诊断,所以现场医生必须具备很强的判断能力和及时处置能力。

因此,他们既要对海上常见病、突发病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还要做好日常诊疗、卫生保健以及职业病、流行病防治工作,一人充当医生、护士、药剂师、后勤保障人员等多重角色。

沉甸甸的责任和忙碌的工作之外,海医还要面对最尖锐的两难困境:一方面,要守住几百人的生命安危,就需要他们提高现场救治的成功率,降低不必要的转运成本和急救不当风险;另一方面,海医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生产需要,加上已有的海医长期漂泊在海上,有限的病例资源使得他们普遍医疗经验单一,能力提升有限,个人晋升乏力,使得这支队伍专业化、高水准发展面临瓶颈。

海洋石油总医院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问题,从专业培训和课题研究等多方入手,着力破题:所有海医每两年轮流脱产两周进行急救培训;每五年接受一次天津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的函授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全科医师培训合格证》;利用海休期间安排海医承担总医院的院前120急救任务,强化实践技能的提高。

目前所有出海医生均具有四证:"医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证"、"全科医师证"和"急救培训合格证"。

近5年来,虽然平台和海上员工数量不断增加,海医的出海天数和就诊人数持续增长,但由于海上医生业务水平的提高,紧急转运人数和择期转运人数持续下降,许多原来需要转运到陆地的病员,直接在海上就完成了救治。

"要建成国内一流的海上医疗保障队伍,要从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入手。数量上,我们将尽快完善人员招聘机制,解决人员紧张问题;质量上,除了做好已有的人力资源素质提升项目,我们还将启动数个海上医疗课题项目,既积累总医院的基础研究资源,也为海医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研支撑。"胡明秋和他的团队相信,一支一流的医疗保障队伍和一张出色的海上医疗保障网络,是中国海油这艘巨轮驶向更深、更远的蓝海的心安所赖。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