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平衡容器
1、差压水位计(老式单室平衡容器)
下面就单室平衡容器的测量误差作一简要分析:如图三所示:
当ΔP2=0时,有公式(5)成立
式中ΔP1:变送器所测参比水柱与汽包内水位的差压值(ΔP2=0时)
L:参比水柱高度
r:参比水柱的平均密度
ΔP2:正、负压侧仪表管路的附加差压
这里饱和蒸汽和饱和水的密度(r//、r/)是汽包压力P的单值非线性函数,通过测量汽包压力可以得到,而参比水柱中水的平均密度r通常是按50℃时水的密度来计算的,而实际的r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50℃时水的密度相差很大是造成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单室平衡容器参比水柱温度与DCS修正补偿的50℃或60℃相差很大,带来不确定的附加误差,其误差在100mm以上。
由于云母水位计和单室平衡容器的误差方向不一致,所以要保证各水位计之间的偏差在30mm以内是不可能的,现行是以云母水位计为准,通过改变变送器或DCS软件修正来拼凑的,只能从数值上在一个特定的工况和小范围内使其偏差在30mm以内,是自欺欺人的做法,不能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从上可见要全过程全范围的实现汽包各水位计之间的偏差小于30mm是不可能的。
由于汽包水位测量不准,造成汽包长期高水位运行,降低了旋风分离器的工作效率,使饱和蒸汽带水过多,增加了过热器和汽轮机的结垢,降低了机组的工作效率,加速了过热器的爆管泄漏,存在着很大的事故隐患。
2、内置式单室平衡容器
如图四所示:
H=L-ΔP /g(r/ - r// ) --- (6)
(6)式是(5)式中,参比水柱的平均密度r 等于饱和水的密度r/ 转换而来,L、g为常数,r/ - r//是汽包压力的单值函数,ΔP是变送器测得的差压值,故此消除环境温度对参比水柱密度的影响,从而克服了这一误差。
内置式平衡容器特点:
1 、精确度高,不受汽包内水欠饱和以及外置平衡容器参比水柱温度变化的影响,从公式可以看出变送器所测得的差压值为汽段参比水柱(饱和水)和相同高度的饱和汽静压之差,这一点与以往的任何一种外置式平衡容器不同,而采用外置式平衡容器测量汽包水位不仅受平衡容器下参比水柱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且由于补偿公式是假定汽包内水是饱和状态下推算出来,而实际上汽包内的水是欠饱和的,而且随着负荷变化欠饱和度也是变化的,由此可见,采用内装平衡容器的测量精确度远比外置式平衡容器要高。
2 、由于汽包的汽侧取样管上焊接有冷凝罐,可以及时向平衡容器中补充冷凝后的饱和水,因而可以保证锅炉点火不久就可投入汽包水位测量。
内置式单室平衡容器图片
汽包水位内置式平衡容器原理图
本文来源于综合公开信息。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
焊接工艺评定工作是企业重要的质保活动,我国结合中国法规和国内实际情况参照采用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适当吸收欧洲标准中的有关条款编制了适用于我国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NB/T 47014《承压设备用焊接工艺评定》。我们根据美国ASME锅炉与压力容器法规第九卷“焊接与钎焊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适用于普通钢结构的美国AWD1.1“钢结构焊接法规”有关章节的规定,简述ASME规范关于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相关要求。
2022-03-10 本网编辑
测量流体流量的仪表统称为流量计或流量表.流量计是工业测量中重要的仪表之一.随着工业生 产的发展,对流量测量的准确度和范围的要求越来越高,流量测量技术日新月异。为了适应各种用途, 各种类型的流量计相继问世。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流量计已超过 100 种。
2022-03-16 本网编辑
目前,工业自动化生产装置中,差压变送器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但作为通用型的测量仪表,也经常会发生运行的故障,如果生产中遇到问题,就需要我们能够及时地加以解决,倘若不能迅速处理,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有的严重故障甚至会危及人身安全。此文便是润中仪表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长期积累的经验,简要探讨差压变送器在液位测量中的运用。
2022-03-17 本网编辑
2024-12-17
2024-12-24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7
2024-12-20
2025-01-10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