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LG化学首席执行官辛学喆在2月8日的网上直播投资者研讨会上表示,LG化学实施蓝海转移战略。
公司将把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聚烯烃弹性体薄膜的年产能提高10万吨。该项目将于2023年投产,将使LG化学成为POE材料的全球第二大生产商,年产能为38万吨。
LG化学称,随着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POE市场将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
LG化学使用“独特的茂金属催化剂”生产POE,并计划进一步“优化太阳能面板薄膜,以保持其在太阳能市场的优势”。
该项目只是LG化学雄心勃勃的战略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到2030年将收入提高一倍以上,达到502亿美元(约合60万亿韩元),比目前的水平高出约130%。
2020年全球POE消费量已超过120万吨,产能超100万吨,主要的供应商有陶氏公司(Dow)、Mitsui、SNNC(SK与SABIC联营)、LG、ExxonMobil和Borealis。
陶氏公司是全球最大的POE生产企业,占据全球产能的一半,且该企业仍有扩产计划,预计到2025年陶氏公司POE产能将达到190万吨,届时占据全球总产能的83%。
陶氏公司不仅产能最大,牌号也十分齐全,能够生产的牌号有30多种,产品品质高,是全球聚烯烃弹性体领域绝对的龙头。埃克森美孚目前POE产能主要向Vistamaxx调整,当前Vistamaxx牌号产品产能为35万吨/年左右。
由于国外拥有 POE 生产技术的石化公司对生产所需的催化剂进行了专利保护,并且严密封锁了POE 重要原料的高碳α烯烃的生产工艺技术,限制其转让。
所以POE产能被海外化工企业垄断,国内目前没有生产企业。不过,许多高校机构都在不断努力,国内的大厂也进行了很多布局!
天津科技大学姜涛教授团队成员介绍,POE合成技术主要采用溶液聚合工艺,国外在催化剂、聚合工艺领域拥有大量专利,相关核心技术不对外转让。
国内高校及研究院所对POE合成技术进行过相关研究,开发了具有高共聚性能的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有机金属催化剂,但实现工程化的最后一公里路径尚未打通。POE关键技术难题在于高效自主催化剂。
华东理工大学许胜教授认为,在POE催化剂中,CGC类型催化剂的结构创新比较困难,但还是有空间。
双中心刚—柔双性配体结构可能会带来意外的惊喜。许胜团队发现,用有机配体替代金属—卤素键中卤素,是提高辛烯插入率的有效手段。而非茂结构的催化剂具有耐高温和高辛烯插入率的特点,产业化前景广阔。
国内大厂千万布局
万华化学几年前开始研发POE,目前已经到了中试阶段,预计在2025年前有20万吨产能。
2020年10月9日,万华化学发布“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乙烯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该项目为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包含20万吨/年聚烯烃弹性体(POE)装置。
中国石化天津南港乙烯工程以120万吨/年乙烯装置为龙头,瞄准世界领先、填补国内空白,产业链延伸建设超高分子量、α-烯烃、ALL-PE、ABS、POE、HDPE等12套高端新材料装置。其中POE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装置为10万吨/年,是属于C4型POE。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9月3日,茂名市生态环境局在官网公布了《茂名分公司1000吨/年聚烯烃弹性体(POE)中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告。
项目总投资22673万元,建设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作为实施主体,拟建设一套1000 吨/年聚烯烃弹性体(POE)中试装置。
惠生工程发布公告,于2021年8月25日,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惠生工程与惠生泰州(公司控股股东惠生控股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订立惠生泰州POE中试EPC合同。
可以看出,随着POE,在光伏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化工企业加入POE的研发和生产中,未来几年将成为POE市场中重要的参与者!
在碳中和背景下,石化和聚烯烃产业面临新变局。“十四五”规划2025年高端聚烯烃自给率提升到70%,发展机遇巨大,尤其是光伏EVA、POE弹性体、锂电池隔膜料、PAO等下游方向。
盛虹斯尔邦、延长中煤、联泓、浙石化、宁夏宝丰等企业纷纷进军EVA光伏料,中石油、中石化、国家能源等央企和多家民营企业在α-烯烃、茂金属聚烯烃、锂电隔膜料、PAO领域纷纷取得进展。
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的连云港石化园区,有盛虹炼化建设三个百万吨级EVA、丙烯腈、可降解材料等项目,以及卫星化学的轻烃综合利用及其下游项目,将成为高性能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碳中和·聚烯烃新材料发展的典范。
2021年,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约70%,乙烯、丙烯当量进口依然巨大。国务院碳达峰方案要求,2025年炼油能力不超过10亿吨,推动原料轻质化。能源安全、政策与市场凸显了烯烃原料多元化的重要性。
乙烷裂解、PDH等低碳、富氢原料成为重要方向。亚化咨询的统计显示,中国拟在建轻烃裂解与PDH项目近70个,乙烯产能逾800万吨,丙烯产能3000万吨以上。2021年,中石油长庆和塔里木两大乙烷制乙烯项目开车成功;卫星、万华、浙石化、东华、齐翔腾达、延长中燃、华谊等多个PDH项目在规划或建设中。此外,原油直接制烯烃、合成气制烯烃、新一代煤/甲醇制烯烃技术,以及节能减碳新技术、新装备、新方案对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于综合信息。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
2022年2月14日,备受关注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共有建设高校147所。
2022-02-16 本网编辑
随着工业水处理及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水处理药剂的品种将不断丰富,性能也将不断提高。但是水处理药剂及配方产品的优劣取决于在用户既定的预算资金投入下满足需求,而不在于是否选用了最新的产品,这在业内已逐步形成共识。
2022-02-13 本网编辑
Coolbrook是一家芬兰-荷兰技术和工程公司,致力于通过更清洁、更可持续和更经济的方式来生产烯烃。烯烃是石化行业和生产塑料、化学品、包装材料等产品的主要原料。Coolbrook的 Roto Dynamic Reactor (RDR)是一项颠覆性裂解技术,结合了空间科学、涡轮机械和化学工程,是一种更清洁、更有效的方法,可代替目前烯烃生产的蒸汽裂解方法。
2022-02-11 本网编辑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28
2024-10-24
2024-11-15
2024-10-23
2024-11-05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