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贫寒,年轻的木匠为了谋生,借了20万开始,10年实现资产超过1亿,30年资产超过1000亿元!他就是荣盛集团董事长李水荣。今天我们将讲述他的故事。
2022年4月28日晚,荣盛石化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营收约686.01亿元,同比增加98.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1.16亿元,同比增加18.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82亿元,同比增长21.29%;基本每股收益0.31元,同比增加19.23%。
李水荣,浙江荣盛控股集团创始人,全国优秀企业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木匠出身的他从一家织布小厂起步创业,由于胆大腿快,逆潮顶浪,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荣盛已蜕变成为一家拥有石化、化纤、房产、物流、创投等产业的大型民企,年销售额超 2000 亿元。李水荣本人也以 650 亿元人民币财富入选《 2020 胡润百富榜》。 |
木匠出身
1956年,李水荣出生于浙江萧山,爷爷曾经在当地小有名气,在镇上经营着一家成功的德国燃料印染工厂,生意十分红火。但是事情并没有像计划的那样发展,一场洪水冲走了李家的财产,加上解放后,李家曾经富有,却成了负担,李家变得非常贫穷。
因此,李水荣在一个非常贫穷的生活环境中长大。为了谋生,他从小就辍学去学木工手艺。由于他的才华和努力工作,他很快成为该地区著名的木匠。20世纪80年代,李水荣依靠木工手艺,带了很多学徒,开了自己的木材厂。
即使是现在,他建的房子的风格还没有过时,后来企业新建的办公楼,设计方案也是由李水荣决定的。看来,李水荣是靠自己的木工手艺,也能过上富裕的生活,但他却不得不"折腾"一番。
因为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只守着一个木材厂,并不甘心,年轻就要闯一下。于是他开始探索许多领域,试图找到商机,直到他受到萧山隔壁绍兴的启发,开始从事布料贸易。当时在绍兴,布业十分发达,李水荣也感受到了,而当时国内布业市场的原色、价格大战正处于爆发的边缘。
李水荣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按照他的说法是:"相对条件下,危机的背后存在着商机。暴风骤雨前的生意也有商机可现。绍兴与萧山只有一路之隔,绍兴人能做的生意,萧山人为何就不能做?"
开布艺厂
于是,经过一年的观望和对布艺市场的分析,1990年,李水荣卖掉了自己的木材厂,凑了20万元,开了一家布艺厂。李水荣当时的想法很简单,纯粹觉得做布厂比做木材厂更容易赚钱。
但是开始的时候总是困难的,李水荣资金不够,只能租镇上闲置的六间旧平房,雇佣二十多名工人,买了八架旧织布机,开始创业。布厂所在的旧平房甚至不在海滩上,那里从来没有火车,也没有一条正规的公路。
就这样,李水荣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这家工厂成就了李水荣后来的繁荣。行业裁员、衰退,他选择增加投资,最终创造数十亿企业!本来过着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却要卖掉一切从零开始,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去竞争布料,在李水荣实习时,被周围的人指指点点。
然而,李水荣已经使这个行业越来越大,证明了他决策的准确性,到1995年,他的工厂机器已从8台机器扩大到100台!但是李水荣没有高兴多久,事故仍然发生了。由于纺织行业门槛低,大量企业进入,加上国内纺织行业处于下游行业,因此竞争十分激烈,产能很快过剩。
投资涤纶+弹性线涤纶+纱项目
1996年,李水荣工厂刚刚办完,行业的低谷来临。仅1996年一年,国有纺织厂就亏损了80多亿元。那一年,纺织业成为该国最困难的行业。工人下岗,工厂关闭。为此,许多纺织企业选择减少生产能力或生产,希望能度过这个冬天。
李水荣决定:投入大量的金钱,在涤纶+弹性线涤纶+纱项目,是纺织行业的上游项目,因为李水荣觉得布的生产太低端了,必须去产业链的上游,所以这个项目,没有想到遇到行业危机。
这时,很多人都劝过他,现在的行业环境不好,这个项目要花那么多钱,还是算了吧!但李水荣执意要放进去,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个人一定是疯了。1997年,国家决定振兴纺织业,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加快产业升级。
1998年,他投入5500万元,上了两条纺丝线,做聚酯切片纺。
1999年,随着纺织行业的复苏,化纤原料需求大幅增加,竞争对手产能不足,李水荣的荣盛公司全速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值飙升至1亿元。此时,李水荣的事业已超十年。
聚酯—纺丝—加弹一条龙产业链
2001年,他投入3.8个亿,上了一条年产18万吨的聚酯直纺生产线,实现了聚酯—纺丝—加弹一条龙产业链,第二年投产。2001年,年产值首次超过了10个亿,利润7500多万元。第二年,荣盛公司再传喜讯:实现年产值20.3亿,利税1.5亿元。
2003年至2004年,荣盛又投入7个多亿,增加了一条年产40万吨聚酯直纺的生产线。2006年荣盛产销突破100亿,位列全国化纤行业前10强,萧山企业第三强。
新建多个PTA生产基地
2005年年底,荣盛集团董事会在宁波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李水荣再次提出要向上游产业链要效益,他想在宁波北仑60万吨 PTA(聚酯的原料)项目建成投产后,再上一个PTA生产基地。可当时有几个股东持不同意见,认为集团当年销售已达70个亿,何必再去冒风险,稳稳当当守着摊子赚钱就可以了。李水荣在会议休息时把副总裁俞传坤叫过去说,你再给他们好好算算账:我们现在生产的聚酯直纺,与它的原材料PTA价格差很大,如果我们继续扩大上游产业,将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2006年,荣盛投资37.5亿在大连又新建了一个PTA生产基地,之后又在海南新建了PTA生产基地。这三个PTA项目,年总产能达1350万吨,超过全国总产能的四分之一。
建设芳烃(PX)项目
2009年,李水荣经过国内外市场调查后发现,生产PTA的原料芳烃(PX)80% 以上靠国外进口,这个产业一直被国外卡着脖子。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救自己,自己来生产芳烃呢?外国人能生产,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生产,国营企业能生产,我们民营企业也一定能生产!
于是2009年4月,公司出资1000万元收购了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投资110个亿开始建设芳烃(PX)项目。2015年项目建成投产,年产芳烃200万吨。而李水荣也信守承诺,废弃物一直严格按国家标准排放。
织布—加弹—切片纺—聚酯直纺—PTA—芳烃(PX)—炼油,从产业链的下游一直往上游走,把纺织业做到天花板上,这一直是李水荣的职业梦想,也是他要做大做强企业,创新发展企业的一个目标追求。
浙石化项目
2015年3月,由两家国企,一家民企参股,荣盛控股的浙石化项目——舟山绿色石化项目,正式拉开筹建序幕。同年6月,投资达2000亿元的浙江石化公司正式成立。
荣盛浙石化项目不仅是目前世界上投资最大的单体炼化一体化项目,也是国内迄今为止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说起这一项目,李水荣兴致勃发:“单一基地,一次性统筹规划4000万吨/年产规模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比较罕见的。我们4000万吨/年产规模,不仅仅包括炼油,还包括芳烃、烯烃,是全方位的。光做炼油,很多副产品就浪费掉了,利用率不到90%。我们实行芳烃烯烃一体化后,利用率能达到98%。”
荣盛进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投资800多亿,到2022年1月12日,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二期)全面投产。浙江石化已经开始规划2.5期项目,包括80万吨/年EVA项目,计划2023年投产。到时,总投资3000亿元,6000万吨/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将会给荣盛带来更大的惊喜。
总结
眼下的荣盛,PTA板块的产能已经做到全球第一;国内单系列规模最大的芳烃项目建成投产;4000万吨/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已经投产。
织布—加弹—切片纺—聚酯直纺—PTA—芳烃(PX)—炼油,这七次转型让荣盛在中国纺织版图上留下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亮丽转身,更让荣盛成了中国纺织业的浙江样板,李水荣也一跃成了中国民营纺织业的大哥大,中国民营石化行业的领军人物。
萧山荣盛纺织有限公司—浙江荣盛化学纤维有限公司—荣盛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每一个“荣盛”背后,昭示的是李水荣搏击商海、勇立潮头,不断创新发展的雄心和胆魄。
荣盛的发展,离不开李水荣处处敢为人先的战略性思考。有人则将荣盛的发展归功于李水荣的“胆大”和“腿快”。李水荣笑着解释,所谓“胆大”,就是要摸准市场规律。所谓“腿快”,是要找准发展方向。“市场起起落落自有其规律,当时我搞投入,很多人说是在找死。我说,关键是看对规律的把握,什么时机出手?这得研究。”在许多转折关头,李水荣对“方向”的把握,总使许多当年对他持怀疑态度的人折服。
而荣盛的成功,同样离不开李水荣独树一帜的“纵横”发展战略。
纵向——把产业链做长;横向——把产品做新。这种“纵横”双向发展战略,也是李水荣“诚信立业,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的注脚。
本文来源于“流程工业”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jgvogel.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近日,舟山市定海区发布2022年定海区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表,重点建设66个项目,总投资453.4亿元。
2022-03-15 本网编辑
2022年4月28日晚,荣盛石化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营收约686.01亿元,同比增加98.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1.16亿元,同比增加18.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82亿元,同比增长21.29%;基本每股收益0.31元,同比增加19.23%。
2022-05-03 本网编辑
2022年4月13日,“石油和化工园区”公众号刊发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领会中办《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精神,学习党史、学习石化行业史的体会文章(点击查看文章)。他以一个石化老兵的身份,从创新的视角以“石化百年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回顾了石化百年。业内人士认为这个视角独特、案例深刻,有些老同志说“这个视角很有现场感,看到了自己经历过的场景”,有些年轻同志说“读后对以前父辈们讲过的很多事理解更深刻了”,有些学子说“看了这样的石化工业史,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学化工、爱化工之情”。
2022-04-30 本网编辑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28
2024-10-24
2024-11-15
2024-10-23
2024-11-05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