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官方层面首次对青岛石化的搬迁目标和进度做出明确答复。
种种迹象表明,青岛石化的异地搬迁进程正在提速。
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青岛石化)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占地0.94平方千米,厂区临近黄岛油港,与黄岛油港、青岛港码头分别有输油管线相连,自备铁路专用线与胶济铁路相连,厂外公路与济青、青银高速公路相接。青岛石化前身为创建于1962年的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炼油厂,1966年4月改名为青岛石油化工厂。2000年12月,青岛石化整体划转集团公司,企业名称先后为中国石化集团青岛石油化工厂、中国石化集团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3月,青岛石化正式成为股份公司全资子公司,并更名为现名。
中国石化深耕青岛多年,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分量极高。
2021年全年,中国石化在青岛的税收超过150亿,超过青岛全市总税收的1/10。
日前公布的2023山东省综合百强企业名单中,“新面孔”青岛石化以251.94亿元的营收入围,成为17家上榜青企之一。
同时,青岛石化搬迁,也一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经过前些年的“腾笼换鸟”,目前青岛的中心城区就剩下了两块石油化工集中的区域,一是李沧区沧口北的青岛石化,二是黄岛港的石化区。
石化企业对城区危险很大,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突出,非常不利于周边的发展,像老黄岛的石化区就发生过两起震惊全国的安全事故: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62人遇难)、8.12黄岛油库爆炸事故(19人遇难)。所以,上述两处仅剩的化工基地的搬迁是必然的。
根据相关信息,李沧的青岛石化和黄岛石化区,搬迁方向都是董家口。
为什么这些石化企业都往董家口跑?
董家口作为山东省综合化工园区,具有深水良港的优越条件,同时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22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结果中,从全国600多家化工园区中脱颖而出,入选年度中国化工最具发展潜力十强园区。这体现出董家口化工园区在全国同类园区中的强大综合实力和巨大发展潜力。因此,董家口的石化潜力十分巨大,有望在未来成为全国化工主流赛道。
青岛首个省级临港化工园区董家口化工产业园和青岛面积最大的市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均在此布局。
化工产业,是大多数沿海城市依托港口优势布局的重要支柱产业。
董家口港是青岛港“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规划或已经建成有: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45万吨级油码头,11月4日刚投用的国内首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储罐,拥有液体化工码头。
对于石化企业来说,这就是最具优势的“前港后厂”模式,而且和别的通过货车、铁路运输的“前港后厂”还不相同。
没搬迁之前,石化企业的液体原料和液体产品需要通过罐车运输,不说安全隐患突出,就是物流成本也居高不下。靠这种罐车运输,石化企业很难做大做强。
搬迁到董家口石化产业基地后,企业将获得新生,原油等液体原料直接在码头通过管道输送到企业罐区,企业的液体产品也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到轮船上,不需要通过车辆运输,安全、高效。
■海湾集团董家口产业园区海湾化学苯乙烯装置
截至目前,区域内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37个、总投资2996亿元,已完成投资1345亿元。其中,过百亿元项目8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投资项目27个,产值过百亿元企业2家。董家口化工产业园连续九年获评全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强化工园区。
从这个角度来看,石化产业聚集度高的董家口经济区,也成了青岛石化异地搬迁的最优解。
很明显,借助于董家口港“前港后厂”的优势,青岛石化和黄岛石化区向董家口的搬迁,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将把董家口石化产业基地发展成全国排名靠前的石化产业集聚区,这是石化企业搬迁的第一大意义。
那么,对青岛石化来说,异地搬迁意味着什么?
对于青岛和中石化来说,搬迁到董家口都意味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产业链层面迈向更高端。
从现状来看,青岛大部分化工产业处于石油化工产业链前端,产品附加值不高。
据青岛市工程咨询院统计,截至2020年底,精炼石油产业、合成材料、橡胶制品是青岛规模最大的三个石化生产行业,三者营业收入占全市石化产业总收入的65%。
同时,在涉及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尤其是高端聚乙烯、聚丙烯等高端化工领域,青岛虽有布局,但体量和产能相对较小。
比如,金能化学的高性能聚丙烯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90万吨;海湾化学的乙烯氧氯化法氯乙烯扩建项目,年产40万吨;诚志股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线,年产4万吨……
拿宁波和青岛做对比,2022年,宁波石化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22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
2022年青岛两会期间,青岛市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青岛石化公司总经理王明章对媒体表示,青岛两家炼油企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仅为1550万吨/年。2022年青岛所有石化工业总产值只有1738亿元。
此外,宁波石化基地集聚了大榭石化、万华化学等一批石化行业龙头企业,镇海炼化已形成2700万吨/年炼油和220万吨/年乙烯产能,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已全面建成投产,年生产聚乙烯超过225万吨,聚丙烯超过180万吨,炼油、对二甲苯规模均位列国内第一。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青岛的石化产业,尤其是高端化工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旦青岛石化确定搬迁,不仅释放了主城区的大量土地空间,更有助于青岛加快布局高端石化工产业,补齐产业链条,扩大产能。
文章内容来源新青记、青城山说等公开信息,由流程工业整理编辑,责任编辑:胡静,审核人:李峥
版权声明∶转载流程工业网内容,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process@vogel.com.cn,电话:16601379371(同微信)
202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研究推进青岛石化异地搬迁”这是官方报道中省级层面首次出现类似的表述,这也意味着青岛石化异地搬迁已上升至省级层面力度肯定会加大。
2023-02-01 白沙河畔
2024-12-17
2024-12-24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7
2024-12-20
2025-01-10
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了回顾 2023 年工业企业在节能降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当下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流程工业》编辑部在 2024 年第一期特别策划了“工业碳中和”专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企业分享观点和产业实践,为广大的流程工业企业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