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超标排放 治污企业缘何沦为排污大户

文章来源:慧聪网 发布时间:2014-02-13
2013年,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高达94.1%,处理能力较十年前增长超过50%;然而,统计数据上的节节攀升,却难以杜绝现实中污水处理问题的屡屡发生。

2013年,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高达94.1%,处理能力较十年前增长超过50%;然而,统计数据上的节节攀升,却难以杜绝现实中污水处理问题的屡屡发生。

湖南省环保厅1月27日通报,去年第四季度,通过对湘江流域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发现有13家企业出现污染物超标排放,其中三家为污水处理企业。

无独有偶,去年6月,陕西通报全省105家污水处理厂现场取样送检结果,超标排污的有57家,占54%。

一方面是处理率不断增高;另一方面却问题频出。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我国很多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晒太阳”的问题依然未得到改观。

“晒太阳”的处理厂

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已有650个市建有污水处理厂,约占所有市总数的98.9%,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994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2亿立方米/日。

然而,在多位专家看来,这些仅是一连串光鲜的数字。

计算城市污水处理率,只需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数量,除以城市污水的排放总量即可。然而,小公式里却隐藏着大文章。

“处理率可以达到90%,但实际的处理量可以是0。”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污水处理率并不是真正污水处理量的体现,而是污水处理厂所能达到的处理能力与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比。

王浩进一步阐释污水处理厂闲置的普遍状况:“污水处理厂开工时间非常短,或者水怎么进来,又怎么出去。”

对此,江苏宜兴环保产业研究院总工程师陈珺也表示,污水厂负荷率较低。

有专家进一步指出,现有的很多污水处理厂开工率很低。

“大城市相对还好点,中小城市问题更大。”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汪晓军也指出,很多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都在“晒太阳”。

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经过处理的污水,也不一定能够达标排放。

“有些处理率高,达标率低,这也是存在的。”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总经理周集体指出。

收集处理存问题

污水处理,三分在厂,七分在管网。在专家们看来,污水处理设施难以充分发挥效益,和本应与之同步的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滞后息息相关。

“管网不健全,很多污水收集不进来,污水实际处理量低于设计能力。”陈珺对《中国科学报》记者举例说,拥有10万吨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来水可能只有五万吨,而且包含着污水、河水、地下水,“本来应该收集的污水反而没能收集进去,污水实际处理效能严重降低”。

而一旦发生暴雨,水量过大又会超出污水处理厂的承载力。所以,雨污分流一直是污水管网建设的重要方向。

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到2015年,全国城市污水配套管网规模要新增72941公里。然而,管道建设耗费巨大。

“污水管网的建设不出政绩,所以政府不愿去做。”王浩说。

此外,专家们表示,污水处理厂自身的问题也影响着处理的效果。

以厌氧消化设施为例,作为污水处理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污水潜能的开发利用,包括污泥的处理和碳减排。而在我国,其普及率不足3%,很多新处理设施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直接剔除了该工艺。

“现在要把设施重新补上,不太好做。”一位从事污水处理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工艺既已成型的情况下,首先,占地是个大问题;其次,要改变现有的工艺和设备,投资也会加大。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